• “信息共享”成為06年電子政務的建設重點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4-03

    3月17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信息化發展報告2006》,對2005年我國信息化發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效和突出進展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總結,并對2006年我國信息化發展進行了展望。 

    《中國信息化發展報告2006》包括“十五”期間我國信息化發展狀況、經濟領域信息化、社會領域信息化、電子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產業和信息技術、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安全、信息化環境等10個部分。同時,該報告用大量的數據、有代表性和現實意義的實例,闡述了我國2005年信息化的進展,并對2006年我國信息化進行展望,折射出我國政府推進信息化的新思路。具體到電子政務的建設,“信息共享”成為了2006年的建設重點。 

    早在2002年,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就決定,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信息化工作的重點,以政府先行來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電子政務也一直是中國信息化的重點,各級政府相繼投入巨資進行各類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隨著“寓管理于服務中”的理念逐漸滲透到電子政務的方方面面,其建設效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從《中國信息化發展報告2006》來看,除了重點介紹政府門戶網站和“金稅工程”等重點業務系統在2005年的最新進展外,還較為詳細地介紹了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等電子政務的新成就。該報告明確指出,為了適應政府體制改革和職能轉變需要,各部門在推進信息共享工作方面積極探索涉及多部門信息共享的應用項目,加強了組織協調機制建設和平等協商。 

    可以看出,這種信息共享已經帶來了明顯的效益。例如,2005年11月30日開通的廣東省交通安全信息共享系統,實現了省公安廳、交通廳和保監局等單位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擁有全省范圍內的交通事故信息、交通違法事實信息、營運車輛營運信息、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信息等8大類信息,有效地促進了各相關廳局的業務協同。 

    從《中國信息化發展報告2006》中可以看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已經從應用系統開發轉向跨部門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等,從關注應用系統的技術先進性轉向應用系統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意味著我國今后所有的電子政務系統設計都必須關注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僅僅服務于一個部門的電子政務系統將很難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復。 

    當然,電子政務的信息共享也必須是有目的的。此前,由于過分強調信息的作用,人們認為信息資料越多越全,決策就越準確,結果造成了信息資料的過載,低效率的閱讀也侵吞了人們寶貴的時間與注意力,使得決策水平不升反降。所以說,資料必須適度才有價值。同樣,信息共享僅是一種手段,信息充分共享也應該是有目的、有焦點、適度的信息共享。 

    對于電子政務建設部門來說,推進電子政務的信息共享需要對共享帶來的好處了然于胸,同樣也要在目標優化時充分考慮到共享的代價。比如,要實現信息共享,應用系統的開發成本會很高;一些共享系統的推行需要相關的部門改變原有的工作習慣與流程,這就需要行政協調;信息共享的長久維護業務不僅包括持久的數據維護工作,還包括因功能更新帶來的信息共享各環節的調整,以防止信息共享渠道因失修而荒廢;信息共享會增大系統安全的風險;作為用戶,利用信息共享資源也是有代價的――時間與學習成本。 

    這種考慮使得信息共享的方案設計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經濟選擇的問題。我們需要平衡效益與成本,尋找最佳的方案。當然,信息共享還要特別注意重視信息共享系統的全面安全。除了防止非法入侵外,還要更多地關注各種可能妨礙系統正常工作的侵擾,加強有關人員的管理。而且在保護政府內部的工作秘密的同時,還應關注企業商業秘密與個人的隱私。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推進電子政務的信息共享。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