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網站是政務信息公開的最佳載體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6-08

    2003年1月1日,廣州市政府在國內率先頒布并實施《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開了以政令形式強制政務公開的先河。隨后, 深圳、北京、上海、重慶、濟南、成都、武漢、南京、杭州等地也相繼出臺了政務信息公開的規定或辦法,據悉,國家正在組織制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最近,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表明了中央和各地政府堅持依法行政,承諾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加快建設"陽光政府"的決心,必將推動政務公開工作以政務信息公開為突破口,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向深入發展。

        目前,中央和各地已經出臺的規定和辦法均明確規定,政務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公開時則以“合法、真實、及時、便民”為原則,普遍要求將政務信息公開的內容進行全面梳理,編制《政務信息公開目錄》,將政務信息劃分為應當公開、依照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三種類別。

         政府網站是政府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交流平臺,是政府和公眾間的最為重要的接口。與傳統實體政府相比,政府網站取代了窗口和部門式的政府服務方式。政府與公眾間的溝通,不再有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其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站,便可以獲得滿意的政府服務。而政府的服務和管理職能,亦可以通過網站直接予以實現。在發布政務信息的多種形式中,網絡媒體以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存儲容量大、檢索查詢方便等特點,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濟南等地政府規定政府網站為政務信息公開的主渠道。 

       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政府網站發布政務信息奠定了基礎

       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互聯網已經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信息網絡正在成長為"第四媒體",成為人們獲得信息和實現社會多種功能的主要載體。隨著我國政府進入“二網一站四庫十二金”的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階段,政府網站、尤其是政府門戶網站不僅是成為了搭建政府與社會溝通的橋梁,而且也成為了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的最關鍵環節。2005年1月1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十五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為94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8.0%,上網計算機達到4160萬臺,其中寬帶互聯網用戶數量增長到4280萬;CN下注冊的域名數達到43萬;WWW網站數量達到66.9萬,網絡國際出口帶寬總數達到74429M。全國政府部門建立的網站總數量突破2萬個,中央國家機關已建成門戶網站90多個,基本實現了中央國家機關在網上的集體亮相,超過80%的地市級以上政府在網上設立了辦事窗口,絕大部分政府機構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公眾網站。上述數據說明我國互聯網事業正在持續快速的發展,并在普及應用上進入了嶄新階段,政府網站事實上已經或即將成為發布政務信息的主要渠道和載體。

       二、政府網站在發布政務信息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利用政府網站發布政務信息、進行對外宣傳、樹立政府的形象是建設政府網站的初衷,也是政府網站最基礎的功能。自1999年開始實施政府上網工程以來,政府網站的總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不斷得到規范,目前大部分政府網站普遍發布了本地區本部門的政策法規、政府文件、職能介紹、審批事項、工作動態、招商項目、便民服務等信息,設立了網上電子信箱,部分網站還提供了網上納稅、注冊、表格下載等辦事功能,這有效地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透明度,建立了與公眾溝通的新渠道,從而也提高了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使政府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為公眾服務。政府網站初步起到了對外宣傳、擴大開放、促進環境創新、推行政務公開、開展便民服務等積極作用,已經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政府網站為政務信息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拓展了空間

       電子政務成為構建新型政府、提升綜合競爭實力、搶占戰略制高點的重要途徑。推進電子政務,不僅僅是用信息技術手段對現行的傳統政務進行簡單的復制,而是要對傳統的政務流程、組織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整合。目前我國政府通過網絡提供的大多數服務還處于信息發布的階段,但人們對于電子政務的需求已經不只停留在瀏覽政府網頁,知道一些政府法規的狀態等方面,而是更希望通過政務平臺可以進行交流。隨著政務公開的不斷深入和公眾需求的不斷提高,政府服務的在線化是必然的,政府能提供的服務的成熟度和復雜度也將大大增加,政府網站因其快捷、方便、匿名、互動的特點,為網上辦公、網上舉報、網上答疑等電子政務活動和政務信息的進一步開發利用開辟了廣闊空間。因此,只有政府網站才能體現完善的電子政務服務水平和程度,成為增強與公眾的溝通、了解和互動的有效工具,并最終肩負起“虛擬政府”的角色。

       四、政務信息公開與電子政務的關系

         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一直遵循“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的方針,在電子政務建設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電子政務建設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關系問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電子”與“政務”的關系,說到底就是電子政務發展中的技術與體制的關系問題。這兩者的核心,或者難點,絕大多數人認為不是技術,而是政務,或者與此密切相關的體制、制度層面的問題。政務信息公開恰恰為促進電子政務和政府網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機,一方面,政府網站為政務信息公開提供了手段和豐富的表現形式,正在成為發布政務信息的主渠道;另一方面,政務信息公開也為政府網站提出了新的應用需求,不但可以解決政府網站信息來源和更新問題,提高政府信息的共享程度,有利于網站資源的豐富和互動,進而也將推動政府部門的觀念變革、管理方式變革以及業務流程的變革。所以,政務信息公開工作要與加快推進電子政務相結合,兩著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共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

       電子政務不是現有政務的電子化,而是政務的改革、創新。推行電子政務與政務信息公開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提高政府的運行效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政府的決策建立在及時、準確、可靠的信息基礎之上,以便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利用政府網站發布政務信息僅僅是邁出了第一步。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