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政務:想說愛你不容易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1-15

        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協委員謝慶生、傅家祥提交了《關于加快我國電子政務系統實用性、服務性的建設》的提案,得到了中科院院士朱兆良、姚守拙、吳新濤及另外十位委員的支持。 

        電子政務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它對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公共服務、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民主化有重要的作用。電子政務“遍地開花”,在政府與大眾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政府辦事效率與工作的透明度。但是,公眾對電子政務這個相對陌生的事物并不滿意。 

        要你服務沒商量 

        “無奈司法”是西部某省一個小伙子的網名,他參加了2004年該省司法系統的公務員考試,并順利通過考試。至今,他還沒有拿到單位的報到通知,而和他一起參加考試的其他單位的考生已經上班。他不停地給人事廳“廳長信箱”留言,不是沒有人回復,就是回復說屬于司法廳管,找司法廳又說人事廳沒有批下來。他就這樣被踢了一年多,到現在問題還沒有解決。 

        說起電子政務,小伙子一臉的無奈:“我們有什么辦法啊。說話又不管用。不上吧,覺得著急。上吧,覺得沒勁,又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既然做網站就應該為公眾服務啊!” 

        他的看法代表了很多的人的觀點。在他們的眼里,政府網站只是政府的傳聲筒。不能真正的替百姓、公眾著想,只是將政府網站看做是“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并沒有什么實際用途。王某(公務員):要為納稅人辦事 

        我覺得政府網站的服務功能還是過于單一,能做到網上辦事的還比較少。電子政務是將來政府辦公的一個趨勢,政府網站不僅僅是做給有文化、常上網的人看的,而是以全社會的公眾需要為目標的,在設置欄目時,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公眾的需要。領導的活動少一些,群眾的需要一定要盡力滿足。建立網站用的是納稅人的錢,一定要為納稅人辦事。譚某(普通市民):沒有自己的特色 

        基本上不上,沒什么上的必要啊,平時有事情就直接打電話或是直接上門找有關部門,要是將來有一天,政府網站真正可以在網上辦事了,那肯定會上啊。現在的政府網站,設置的一些欄目看似很便民,實際上在別的網站也能找到,政府的網站沒有自己的特色啊!張某(學生):內容更新太慢、透明度低 

        上政府網站只是最近一年,因為要就業,所以很多時候都要打開各地的政府網站以及各省和各地區的人事部門的網站,查看最近的就業政策以及就業信息,我覺得有些地方的政府網站的內容更新太慢,對公眾的建議回復往往比較滯后。我覺得網站對提高政府的透明度還是沒起到多大的改觀,相對來說,落后地區的政府網站建設還是顯得比較滯后,希望各個政府部門加強對自身門戶網站的建設,多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陳某(商人):要投資需要看政府網站 

        想去外地投資的時候會看一看當地的政府網站,有的做的比較好,有的不行,就是希望政府網站能夠考慮各種人對網站的不同需要吧,不要把服務只是針對當地的居民,也應該考慮外來人口的需要,為外來人口的辦事提供方便,畢竟外來人口對當地的建設也有貢獻啊! 

        在公眾的眼中,政府網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政府與公眾的溝通。但是,他們認為:在溝通的過程中,公眾是被動的接受,是單向的溝通,政府與公眾的互動是有限的。政府網站有的只是“單向”的提供各種辦事程序說明,有的只是提供“表格下載”這樣基本的“辦事”功能。 

        政府網站成了“指路牌”、“公告欄”和“黑板報”。只是把以前各種辦事程序、規定從“墻”搬上“網”,充其量一個起到公布信息和自我宣傳的作用,無法真正實現政府部門通過網絡行使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職能。大家希望,政府網站應當把為公眾服務作為網站建設的根本宗旨。 

     ―――政府――― 

        我們一直在努力 

        從1999年的“政府上網工程”到現在的5年時間里,據CNNIC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xx.gov.cn的域名注冊已經超過1萬個。我國絕大部分政府機構都擁有自己的門戶網站,無論是從網站的數量還是質量來看,我國的政府門戶網站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政府網站對服務性方面特別重視。政府網站的發展已經從“形象工程”轉向“實用工程”。 

        北京、上海、江蘇等許多政府網站都在服務性上下工夫,以北京為例。北京的門戶網站“首都之窗”已經進行了六次改版,將定位明確為政務公開、公共服務、民意征集和政府網站導航四大功能,特別突出了民意征集。 

        同時,對公眾進行了細分:為市民提供了衣、食、住、行等諸方面信息服務。將政府各部門面向百姓個人服務分為戶口、車輛、稅務、婚姻、等12類,市民可以通過服務導航了解辦事流程及相關指南,部分服務還實現了在線辦理。 

        為企業主要提供經營、網上辦稅、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服務,重點提供政府辦事流程、指南及相關表格下載。為旅游者提供了住、食、購、游、娛五個方面信息。 

        對于外籍人士,北京市國際化交流服務平臺將提供涉及政府、新聞、投資、旅游等各方面內容,還有功能強大的英文版法律法規庫查詢服務,使外籍人士對北京有個初步的認識。 

        政府網站認為公眾的需求是網站發展的方向,所以就以公眾的需要為欄目設置的依據。在實際的網站制作和維護的過程中,還是或多或少的帶有“政府中心”的痕跡。在欄目的設置過程中,以政府的辦事方便為設置欄目的依據,以政府的工作、各部門的職責和工作范圍為主。 

        ―――專家―――以人為本解決矛盾 

        公眾希望政府網站的設置是以公眾的需要出發,能為自己辦事提供盡可能的方便。政府網站也在努力的朝著為公眾的需要去建設自己的網站,但是,公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還不是很順暢。公眾的需求與政府網站欄目的設置中間有個“真空地帶”,政府對公眾的需要不是完全了解。在欄目設計時,應當讓公眾決定一些欄目的設立與否。政府眼中成功的網站,未必是群眾希望的好網站。 

        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公眾需要與政府網站設置之間的矛盾?讓我們聽聽相關專家怎么說―――顧立人(電子政務領域的權威專家): 

        最關鍵的是政府要有準確的定位,因為電子政務轉型的本質是政府定位的轉型。形象工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政府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對相關信息只是“以我為主”式的公開;而服務工程則不同,政府必須站在“服務者”的角度,并且是“以人為本”式的信息服務。張向宏(研究電子政務的資深專家、博士): 

        政府網站的建設應從政務公開和公共服務的角度出發,以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為評價標準。明確服務對象,讓瀏覽的人知道這個網站的建設主旨是什么,要體現什么作用,不只是發布信息的網站。提高政府門戶網站服務層次和服務種類,增強我國政府門戶網站客戶意識、個性化服務。目前我們的門戶網站是做成什么樣,老百姓就必須被動地接受,而沒有形成個性化的定制體系,這樣就會使初次瀏覽的人感到無所適從。汪玉凱(國務院電子政務示范工程總體專家組成員、教授): 

        電子政務在推動政府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建立之初,政府網站基本停留在信息發布方面,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政府網站更加注重網站的實用性和服務性,由“面子工程”“政績工程”轉向務實。政府的門戶網站是一個政府對外的直接窗口,在與企業和公眾的連接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欄目的設置上,應當以公眾的需求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為中心。建立統一的政府網站,在門戶網站與部門網站之間建立有效的協同機制。整合各部門的信息資源,避免政府網站成為信息孤島,使公眾真正享受到電子政務的“一站式”服務。 

        ■新聞背景

        三月二十五日十二時三十分,上海正式設立了“人大網議日”。今后,“人大網議日”將每月舉行一次。邀請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作為聊天嘉賓,圍繞市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重點和廣大網民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網上交流。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