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子政務的目標模式定位――服務導向型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5-14

    專家認為,“十一五”期間,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將以深化應用為顯著特征,這意味著我國電子政務工作將加大在服務方面的建設力度,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服務于民。隨著我國新一輪電子政務建設高潮的到來,確立服務導向原則對于開拓電子政務工作新思路將具有重要意義。

    確立服務導向的理由主要有三點:第一,這是我國整個政府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從我國對政府的基本功能定位的觀點看,主要提出了四個具體目標:既要建立一個責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務型政府以及廉潔、高效、公正、透明的政府。這為我們探索中國電子政務的目標模式提供了依據。而建立一個服務導向型的政府,可以整體涵蓋“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性政府”以及“廉潔、高效、公正、透明政府”的價值追求。因此,用未來中國政府基本功能的定位,作為電子政務追求的目標,應該是一種必然的邏輯,也是我們思考這一問題最主要的依據。第二,符合國際社會的改革潮流。國際社會持續了20多年的政府改革趨勢是,政府管理正在由傳統的行政管理走向有效的治理。從管理走向有效治理,使政府活動的內涵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一是管理主體的多元化;二是政府與公眾溝通方式由單向強制向雙向互動的變化;三是管理手段由單一的行政手段向行政手段、市場機制等并用轉化;四是管理理念的變化;五是管理過程的變化,過去是注重過程,現在是注重結構。中國電子政務的目標模式,不可能離開國際社會大環境的變化。第三,順應了中國公共服務的轉型。通過市場化改革,中國公共服務的提供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公共部門內部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開始發生了變化;二是在公共部門內部提供公共服務以外,出現了政府與民間組織合作提供公共服務的新模式,即政府和非盈利組織的合作;三是政府與市場的合作模式。

    電子政務如何實現服務導向?為了實現服務導向型電子政務的目標,首先必須明確服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淡化政府對內和對外的公共管理職能,而是要把公共管理職能與公共服務職能并重。此外,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和創造實現這一目標的條件。在目前的情況下,最主要的工作:一是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和意識,高度重視政務的有效整合;二是對絕大多數省級以下的地方政府而言,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應放在門戶網站和外網建設方面,不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網上;三是高度重視核心政務應用系統與業務應用系統的對接;四是注重電話功能的運用。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