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市電子政務發展與政府CIO面臨的挑戰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5-17

    CIO,即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其實質是作為領導決策層中的重要成員,主要負責政府、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系統維護更新的高級信息主管,包括制定信息資源的統一規劃、管理,參與政府或企業的高層決策,在實現政府管理和企業發展目標,保持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CIO在寧波電子政務發展中的作用 

    寧波市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在近幾年有重大推進 ,建成了一系列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和政府部門信息管理系統,在此過程CIO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深化了電子政務與公共領域的信息化應用。目前,全市所有的縣(市)、區政府和90%以上的市級機關建立了網站;25%的部門已建立縱向業務應用系統。政務部門辦公自動化、通過網絡對公眾提供信息服務基本普及,政務信息化的建設應用開始由簡單分散向整合共享階段過渡。寧波電子口岸、網上行政服務中心等綜合業務建設在為企業和公眾提供“一站式”的電子化服務方面取得明顯經濟和社會效益。寧波市政府門戶網站、“北侖之窗”網站在全國領先,在全國政府網站各類評估活動中多次獲獎。“81890”成為全國知名社區信息化建設品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多個獎項。 

    加快了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目前絕大多數寧波各級政府網站具有豐富的信息發布功能和信息交互功能,面向公眾提供各種便民服務。許多部門和領域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自用或可向社會公開提供服務的數據庫;推進開發了一批基礎性數據庫,寧波市基礎地理數據庫的建設,在內容、精度、標準化、范圍、技術先進性以及應用情況等方面在全國都處于領先水平。 

    推進了重大信息基礎工程項目建設。以市政府辦公廳為核心的寧波市政府系統計算機專網已經建成。該專網通過寬帶上連國務院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下連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并延伸至鄉鎮一級,同時與市委辦、人大辦、政協辦及市委各工作部門相連,實現信息的便捷交流和共享,并建立一系列基于專網的實際應用,另外電子政務外網也已基本建成。市互聯網交換中心于2003年順利建成,在國內首創基于成本核算的網間結算方法,實現了同城信息同城交換。交換中心管理模式已成為國家信息化建設典型案例。市數據中心項目已經投入建設,已成為寧波市電子政務的資源中心和整合平臺。浙江省數字認證中心寧波市分中心也已建成并在安全保障方面發揮有效作用。 

    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寧波各級信息化工作者的努力分不開。早在1985年11月就成立了信息化管理組織――寧波市經濟信息中心(1997年1月更名為寧波市信息中心),以后很多政府機構和企業成立了相應的信息管理部門,落實分管領導和技術人員從事信息化建設,推動了各個行業的信息化發展。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市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1996年寧波就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2002年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各縣(市)區都先后明確了信息化推進和管理的職能部門。2005年7月在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基礎上組建了市信息產業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與標準,同時積極推進信息化立法工作,《寧波市信息化條例》已完成立法論證工作,并列入2006年市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制定計劃。全市在“十五”期間開展了多次的信息化主管和業務技術骨干培訓,市信息協會成立了電子政務專業委員,由政府部門信息中心主任和有關IT企業參加,進行電子政務經驗研究和交流,這些都為寧波市電子政務展開提供了政策、人力和技術有力保障,并加以落實。在這些過程中,作為各個單位信息主管(CIO)所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寧波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CIO的困惑 

    總的來說,經過二十余年的計算機普及和信息化建設,一支既懂信息技術又熟悉機關辦公業務的專業隊伍已經基本形成,機關工作人員大部分掌握了現代化辦公技能;領導機關信息化意識得到增強,促進了領導方式、工作方式的轉變;政府專網、數據中心、CA中心、社保中心、信用中心、應急指揮中心等全市范圍的重大政府信息系統建成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寧波市電子政務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對電子政務認識不全面,重視程度不一,發展不平衡;重硬件和網絡建設,輕應用系統開發,信息資源建設和利用嚴重滯后;部門之間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還不夠;數據交換體系不健全,標準不統一;公務員信息化應用水平有待提高,專職工作人員隊伍也有待加強;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方面還比較欠缺。這些都阻礙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而在此過程中,CIO的定位又是比較困惑的,有些單位領導認為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建設是技術問題,交給信息中心或辦公室辦就行了,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多是管理理念、工作協調、資金投入等問題。在政府各部門推進政務信息化工作中,有些單位只重視門戶網站建設,發發新聞動態和政務公開工作,對于政務業務管理系統建設和網上互動辦事等抓的不緊、深度不夠。相對來說,信息中心的信息主管們,普遍具有良好的技術素質和工程經驗,他們在單位中往往只擔當信息中心主任的角色,發揮的職能停留在技術層,一般沒有參與高層的決策,對單位發展的戰略也不是很清楚,因而信息系統的建設相對于其它部門,處于從屬地位,實質性作用發揮有限,信息管理部門的地位和結構與電子政府建設要求相距甚遠,在利用信息資源時,實現了部門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但還沒有上升到戰略層次。因此如何發揮CIO作用,從而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建設好寧波電子政府已成為當前寧波政府信息管理主管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寧波電子政務新目標對CIO挑戰 

    展望“十一五”,信息化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更為強大的推動力。從全球看,信息技術本身將繼續高速發展,各種技術、知識、機制和市場模式將基于信息技術,以更快的速度擴散和創新,信息化正在引發當今世界的深刻變革,重塑世界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發展的新格局。從國內看,大力推進信息化,是黨的十六大確定的本世紀頭二十年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辦發[2006]11號)又進一步對國家信息化發展作了部署,為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市現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提出的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城市、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等重大任務都對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十一五”乃至更長時間內,信息化將日益發揮重塑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的作用,大力實施“信息化強市”戰略,不斷深化信息化發展,建設信息化強市,并以信息化為重要途徑,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已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選擇。 

    根據這一目標,寧波“十一五”電子政務重點建設“一個平臺、兩個中心、四大數據庫、十五個重點項目”,一個平臺:建立和完善寧波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兩個中心:建成政府數據中心和電子政務安全服務中心;四大數據庫:建成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宏觀經濟數據庫4大數據庫;十五個重點項目:以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為基礎,重點建設政府決策支持系統、宏觀經濟管理信息系統、寧波市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數字寧波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市網上行政服務中心、市社會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城市管理信息系統、交通信息系統、“信用寧波”信息系統、寧波電子口岸、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金盾信息系統、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市民卡工程、社區信息化系統等15個信息化項目。 

    至“十一五”末期,一批關系社會公眾切身利益,以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城市居民以及農業、農村為服務對象的關鍵業務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或者基本建成,基本形成滿足新形勢下政府管理和服務的電子政務體系框架,政府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監管水平和行政效能明顯改進,電子政務對于信息服務業、軟件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寧波市電子政務建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為了實現先進的電子政府信息體系結構,以匯集所有政府資源的大信息和各局辦互聯互通的大網絡帶動政府信息服務的戰略轉變,必須強化政府信息化的管理和評估。有關部門CIO要積極主動規劃建設大型信息系統項目;積極做好引進多方投資;建立政府信息化的評估體制;努力建設輻射全國的政府信息中心,完善有關的規章制度,進行業務重構,形成基于網絡的辦公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服務水平,建立對政府信息化廣泛研究的良好環境。 

    因此,這些目標和要求,對CIO的挑戰是很顯然的,而且也是嚴峻的。一方面電子政務要求政府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挖掘政府內部信息、支持和融入政府的各項管理工作中。可以說現代政府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信息活動與信息成分。因此政府必須加強信息力量,這既要求工作人員普遍增強信息意識,也要求從組織上設置必要的崗位來保證信息化的有效實施,此重任非CIO莫屬,因為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建設必須有行政“一把手”或“CIO”角色的領導親自抓才能有效地推進。另一方面,在現代社會,政府CIO已涉及四個領域:決策層、管理、技術及競爭優勢。與這四個領域相關,CIO這個群體要具備如下的基本素質:1、擬訂組織內部信息應用的策略和規劃的能力和見識;2、對政府管理職能要有深刻的了解;3、隨時準備改進政府工作職能和管理模式的助推能力;4、優良的溝通協調、形成組織內部共識的能力;5、掌握信息科技最新知識;6、能熟練運用各項信息工具;7、物色優秀的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七條基本素質中,前四條是一個高級管理者和策劃者必須具備的能力,無論是把握電子政府整體戰略,還是改變政府工作方式的設想,甚至溝通上下形成共識的能力,其目的和歸宿只有一個:制定新的政府信息應用策略和規劃,促進組織的信息化,最終決策過程信息化。第五、六條是方法和手段,信息主管為電子政府的信息處理提供技術支持,這種支持來自對信息科技的直接把握,軟件、硬件是最現代化的,系統分析方法必須是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提供的分析數據才可能具備科學性和合理性。最后一條指的是信息管理部門自身建設,“物色”能力包括發現、培訓、凝聚人才的潛力,主管手下無弱兵,各人都能獨擋一面,首席方能運籌帷幄。 

    四、CIO在寧波電子政務發展對策研究 

    為了有效實現寧波電子政務目標,筆者認為: 

    寧波必須按國際通行的方式,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積極引入CIO制度并使之發揮作用,這是一件對信息化建設和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極其重要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任務,必須抓緊抓好。 

    1、從現實的CIO過渡到權威的CIO 

    引入CIO制度,其目的是使信息化對電子政務總體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因此,CIO必須是全天候的多面手。首先他必須懂得技術,能在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的今天,敏銳地洞察到那些技術值得服務和使用;他又必須懂得管理,電子政務最重要的內涵就是運用信息技術,打破行政機關的組織界限,建構一個電子化的虛擬機關,使得人們可以從多渠道獲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務,而不是傳統的層層關卡和書面審核。政府各部門行政管理范圍不同,有些部門管理理念落后,辦事透明度不夠。其次,擔任CIO角色的政府官員或部門必須了解行政管理流程,應用嶄新的管理理念,使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建設一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在政務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過程中,政府各部門之間、工作環節之間、政府與市民之間、存在著大量的矛盾,需要協調工作。因此,擔任CIO角色的政府官員或部門必須具有很強的協調能力,能夠帶領團隊對電子政務建設的全過程(立項、做整體規劃、定盤子、分步實施等)進行規劃與實施,并明確各個階段工作的重點與難點。 

    2、加快國際接軌,制訂培訓規劃 

    進一步加強CIO的培訓工作,要在制訂培訓規劃和計劃的基礎上,注重培訓的質量,師資既請國外的專家,也要注意請國內有豐富經驗的信息主管,更要注重學習方式的不斷完善,比如到國內先進單位參觀,學員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等,建立區域CIO聯盟。特別是,建議創造條件設立獎學金制度,鼓勵學員努力學習,優秀者由政府補貼,送到國外實習,同時,應適當加大培訓規模和力度,為CIO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必要的競爭前提。 

    3、啟動CIO制度的試點 

    盡快在調研的基礎上,確定CIO制度試點的單位。在試點的過程中,要加強政府的服務,組織專家咨詢和指導,跟蹤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新情況新問題。通過試點理清發展的模式和思路,逐步制訂和完善符合寧波實際需要的CIO制度,通過政策引導在面上加以推廣和完善。 

    總之,為進一步加快寧波市信息化進程,為鑄就寧波新世紀新的輝煌作出新的貢獻,必須建立一批CIO隊伍和實現CIO制度,為寧波信息化發展提供人才、組織和制度保障,促進寧波市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健康發展。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