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開與服務型政府建設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8-07-03

    服務型政府主要的特征,我覺得服務型政府首先應該是一個民主、負責的政府。因此它是必須來貫徹憲法規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由于這樣一種權利使民主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這個是反映了一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本質。因此公民通過正常程序和渠道參與國家的治理,表達自己的愿望,這是服務型政府的一個本質的特征。

    一個是信息公開,一個是服務型政府,還有一個電子政務,這三件事情互相之間是一個什么關系,怎么樣一個聯系,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值得考慮。那么我想今天談一些自己的個人看法,我想談這么幾點。一個就是據我了解到,政府信息公開的原由,我講三點,一個可能是最早的,是瑞典提出來的,后來是美國《信息自由法》,當然這個很多國家都有,專門有一書,在起草條例的時候,把所有有關條例都匯編一本書。但是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后來在2003年歐盟出的,這幾個東西我給大家做一些介紹。他們對政府信息公開,對社會的公開是怎么樣的理解,放在一個什么樣的地位來認識。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對信息公開條例貫徹的一個首要問題,如果一般為了貫徹這個公開,去為了應付,這是一種做法。如果把信息公開這個事情提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這是另外一回事。另外什么叫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有些什么基本特征?服務型政府怎么樣來建設,它的路徑是什么?這個問題也非常值得關注,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當中,信息公開它在里面起什么作用?另外在建設服務型政府里面,電子政務到底起著什么樣的作用?電子政務,我們經常講它是一個手段,是工具,或者一個技術,它是為建設服務型政府,或者是建設法制性政府等等各個方面的政府來服務的,這句話沒錯,但是我覺得在電子政府發展到今天的階段,服務型政府本身應該成為建設電子政務的一個,應該說一個主要的戰略目標。一方面電子政務要為服務型政府服務,另外一方面建設服務型政府要充分利用電子政務,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措施,互相之間是這么一個關系。這是主要講的觀點和內容。     

    下面稍微展開一點,剛才提到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我們國家來說應該說是一件大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我想在規定公民享有知情權,國際上叫做the  right  to  know,這是公民的一個人權,基本人權的體現。這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領導,一個政府的恩賜,不是說你愿意還是不愿意的問題,這種理念需要建立。這個最早的理念是瑞典1766年《出版自由法》提出來的,在美國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比較完整的或者把信息政府公開的問題提到一個比較完整的闡述。這個法律到1996年信息化的背景下,又變成《電子信息自由法》,當時是克林頓政府在臺上做的這件事情。另外2003年歐盟發布了一個《公共信息再利用指令》,這三個東西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來看人家是怎么樣認識政府信息公開這件事情。

    美國在1966年發布,1967年實施了《信息自由法》,簡稱就是FOIA,這部法確認了政務需要公開,政府信息需要透明。認為公眾公開是為了民主,它的目的是確保公平,這是民主社會運作的關鍵所在,是從源頭反腐敗的需要,是執政者對被執政透明的需要。歐盟2003年《公共信息再利用指令》里面提出來,讓公眾了解所有公共部門擁有的文件,不僅包括政治決策程序,也包括法律法規和行政管理過程,這是擴展知識權利的基本方法,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這個目標適用于各級,無論是地方的、國家的或者國際的。他講的國際就是歐盟這一級的。     

    世界各國紛紛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法律的主要原因是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反腐敗的需要、政府現代化和推進政府信息化的發展的需要。我們國家信息公開條例,應該說對我們國家推進公民的知情權,推進民主執政、科學執政、依法執政和和諧社會,以及政府本身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些方面應該說,講這些意義應該說有法律根據,從我們國家講,保證公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在我們憲法里就有規定。在以信息公開來推進執政行政體制改革的轉變,那么中央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關于加強黨的執政建設能力的決定》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在構建和諧社會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在十六屆五中全會所做出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也有規定,所以在保障公民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實行政府科學化、民主化等等方面,黨的文件和憲法規定上都有明確的規定。還有就是反腐,在中央2005年印發了《關于懲治和預防反腐體系》里面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因此政府信息公開都根據這些依據,做了具有法律的這種描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     

    下面我想講一講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可能有很多方面的描述,我覺得服務型政府首先可能是一個理念,這個理念就是現在中央一直倡導的要以人為本,要以社會的公共利益為最高執政理念的這種指導思想。然后有一個整個社會民主治理這樣一個框架,政府在這個框架里面的定位,不僅僅是一個執政者,不僅僅是一個管理者,更重要或者是首要它是一種服務者的角色,并且通過法定的程序,以我們黨的宗旨體現到我們的政府理念里面,以公正執法為標志,并且承擔著責任這樣的政府,這是服務型政府應該說一個比較完整的描述。     

    服務型政府主要的特征,我覺得服務型政府首先應該是一個民主、負責的政府。因此它是必須來貫徹憲法規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由于這樣一種權利使民主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這個是反映了一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本質。因此公民通過正常程序和渠道參與國家的治理,表達自己的愿望,這是服務型政府的一個本質的特征。     

    第二,就是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法治和有效的政府,這是現代政府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合理規范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前提。依法行政是一個基本的要求,只有依法行政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政府,才可能建立一個真正的服務型的政府。所以我們說法制和有效的政府是服務型政府的第二個重要的特征。     

    第三,服務型政府應該是一個為全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是政府的一個終極功能和目的,一切都要以關注人民群眾的利益、需要和愿望出發,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根本目的。把服務型政府整個組成部分和它的核心內容體現在公共財政的支出方面的基本方向,用預算的硬約束保證公共財政的正確使用。這幾年我們政府在往這方面轉變,政府不是拿很多錢去投資搞企業,這個是市場的事情,本身這個理念我們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一直是受到很大的影響,那么現在的服務型政府,現在這個理念應該說往這個方向在轉。     

    那建設服務型政府途徑是什么呢?我們覺得在行政程序上,應該以公開透明為目標,建設陽光政府。政府有兩個主要功能,一個是公共服務,一個是公共管理,或者叫社會管理。但是這兩個東西不能把它對比起來。我們在過去搞電子政務過程當中,以政府的監管或者管理功能為主線來推進電子政務,這是它有它的歷史原因,我認為目前電子政務搞到現在的地步,應該把服務放在一個中心位置,以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電子政務的主要戰略高度,但是有的同志有疑義,不同意這個提法,國內有些專家甚至也跟我辯論過,我認為他們就誤解了管理和服務之間的關系。其實不是不要管理,而是要以服務為中心,喻服務于管理,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電子政務的精細管理,而且在服務當中能夠更有效的管理。這一點我們有很多的案例已經開始在證實,所以目前這個階段里面,在政府功能上要以建設服務型政府,在管理和服務之中,處理好這個關系,這個方面現在沒有太多的爭論。     

    第二個途徑就是要在行政機制上,建設創新型政府。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演進的過程,它不是一步到位的,而且社會需求,公民的需求他不斷在變化,社會經濟發展也會變化,因此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它的機制或者說它的功能也會有變化。因此它本質上需要是一個創新型的政府,創新的政府要來達到這一點,這個跟電子政務是有非常大的關系,所以把它作為服務型戰略目標,就隱含著電子政務不僅僅是提高辦公效率,不僅僅是為了方便公民享受政府的公共服務,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一個創新型政府的機制的建立奠定基礎,奠定環境,這一點這個里邊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在行政規則上建設法治型政府,這也是服務型政府實現這個路徑當中,這個跟我們今天的議題非常有關系,只有把信息公開做到位,信息公開條例認真的貫徹執行,真正的法治政府才能夠把它建立起來。     

    最后一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路徑,就是跟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電子政務有關系,在政府行政技術手段上,建設電子政務,應該說不僅僅是信息化時代的一個需要,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個重要的路徑。政府信息公開是建設電子政府的一個重要內容。     

    最后我就想講一講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技術實現。我們要把電子政務和政府信息公開關系把它搞清楚,因為電子政務的戰略目標定位在服務型政府,那么政府信息公開在電子政務里面怎么來實現它的?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現在就是要抓門戶網站體系的建設,它是一個服務渠道的一個體系,但是我為什么說強調它是一個抓手呢?這個抓手抓了之后能夠充分體現我們政府跟社會的一個界面,能夠充分體現政府電子政務也好,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里面,真正是不是做到位。原來國信辦他們組織了好幾年,就是政府門戶網站的評比,這個評比最后的結果下來,我得到了一個體會,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門戶網站建設好的,你深層次去追究它的原因,不是因為它錢花的很多,不是它技術上有多少先進,最重要的是這個部委,或者這個地方部門的政府,真正認識到通過門戶網站能夠為老百姓,為企業服務好,他有這個服務內容,有的政府門戶網站是第一名,例如我們商務部的網站,有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因為我參加了很多的部門的方案論證,我了解一些情況,主要是他們的門戶網站,他們部里面領導給他們提出來,就是我現在所有的企業,所有的公民,不管是在北京也好,不在北京也好,不管他到北京來,到商務部或者是原來的外經貿部,到大樓里面來也好,不來也好,他一進這個網站能夠感覺到,到這個部門以后感覺到很親切,我需要的服務一目了然,而且提出這個理念,就是門戶網站做出來之后使公眾對政府的滿意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是在政府公開條例頒布之前的事情。     

    反過來說,我們現在聯合國每年都評全世界191個國家的電子政務的評價體系,我們國家老中不溜,50多名,我非常不服氣,我跟他們管指標評估體系的說,我們電子政務絕對不是這個水平,我們電子政務做的比這個好。他說你說你好,我有我的指標體系,一個是門戶網站、一個是公眾參與,主要是這兩條。這兩條一看沒辦法了,我們確確實實在門戶網站方面做的不夠好,我們有很多系統,很多系統信息后臺做的非常好,非常優秀,但是這些部門的門戶網站不令人滿意,這就是一個服務理念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就不詳細講了。

    要做好這件事情,我認為就是把電子政務放在服務型政府建設框架里面,虛擬的政府要比現實的政府更先進,物理上多個部門,邏輯上成為一個政府,用政府門戶網站的體系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這是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但是我們講的門戶網站它有一個后臺的整合,北京市是首都之窗,也是做的不錯的,去年排名第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覺得他們就是下過功夫,最近奧運會要召開了,為了迎接奧運會在這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這個做的時候他們能夠帶動很多后臺的一些整合,這個網站就是物理上多個部門,邏輯上一個政府,要把這個事情作為抓手,就是這個意思。     

    最后歸納一下講的一些觀點,政府信息公開是保障公民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的重要舉措,政府信息公開是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服務政府的需要,政府信息公開是建設電子政務的重要內容,以門戶網站體系建設為抓手,推進信息公開。  

    (此文系作者在2008中國電子政務高峰論壇的講話稿,文章稍加修改 )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