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提升電子政務建設水平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04-22

    由國家行政學院、國家信息中心聯合主辦的“2009中國電子政務論壇”于4月16日至17日在國家行政學院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創新政府管理、深化公共服務”,電子政務藍皮書《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2009)》在論壇上同時發布。 
     
    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魏禮群在會見參加論壇的部分嘉賓時指出,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服務型政府,電子政務在推進政府改革建設、創新政府管理等方面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魏禮群指出,國家行政學院近年來一直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重要品牌和聯絡匯聚各方面人才的重要舞臺加以推進,社會效果良好。他指出,電子政務論壇的原則要講求學術性、公益性、開放性和務實性。學術性就是電子政務的學術研究探討,要為發展電子政務奠定理論基石;公益性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從政府角度推動電子政務發展;開放性是要包容國內外、各方面、各層次的專家學者和人才;務實性是電子政務論壇不僅要進行理論探討,還有案例研討和方案的框架設計。只要把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電子政務論壇就會很有生命力。當前我們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加快電子政務發展,可以圍繞這個中心,服務這個大局,開展深入研究。

    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是以中央和國家部委、地方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領導、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為主要參與對象的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創辦以來一直得到中共中央辦公廳信息中心、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高技術司、國家信息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相關領導多次蒞臨論壇給予指導。從2006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一年比一年規模大,一年比一年辦得好。論壇對信息化時代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已經在推動政府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是論壇的第四屆。本屆論壇主要圍繞電子政務管理與創新、電子政務與服務型政府建設、政府信息公開與信息資源共享、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等問題重點進行了探討。

    另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揮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的作用,更好地為我國電子政務專家提供學術交流平臺,最近國家行政學院研究決定,把2008年成立的包括60多個部委、地方政府、科研機構、院校、軍隊和企業的80多名專家組成的“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提升為“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洪毅擔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中科院院士倪光南擔任專家委員會顧問。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將在電子政務理論探討、為電子政務實際應用提出建議、廣泛開展國內外專家交流、舉辦電子政務論壇和出版電子政務發展報告四個方面發揮職能作用。

    魏禮群 

    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目前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政府管理領域,許多國家都在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效率。電子政務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推動了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設,促進了經濟社會進步。發展電子政務已經成為世界潮流。 

    我國現在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電子政務更為重要、更為緊迫。 

    第一,發展電子政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于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包括政府、企業、社會和理論、制度、科技等全方位創新,其中政府管理創新起著保障、推動、示范的作用。而電子政務是政府管理創新的重要形式,通過推行電子政務,能夠有效地擴大政府與社會溝通的渠道,提高社會信息傳播效率,進而提高全社會的創新效率,改善社會管理運行模式,推動社會管理流程再造,形成對社會創新的示范效應。因此,發展電子政務是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手段。 

    第二,發展電子政務是加快推進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一些發達國家是在完成工業化后推進信息化的,而我國面臨著工業化、信息化同時推進的雙重任務,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任務更為艱巨。電子政務既是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又對加快工業化、信息化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當前信息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們應當審時度勢,大力提升電子政務發展水平,在推進我國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發展電子政務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我們現在正處在信息社會、網絡時代,從這個意義上講,建設服務型政府,就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為社會、為企業、為群眾提供快捷、高效、優質、方便的服務。服務型政府建設對電子政務建設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電子政務建設為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和便利條件。在當前電子政務的社會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應當圍繞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和構建服務型政府這條主線,大力提升電子政務建設水平。 

    多年來,我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是:網絡基礎設施形成規模,基本能夠滿足電子政務應用的需要;重點業務系統建設有序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綜合效益逐步顯現;政府網站體系初步形成,網上服務質量穩步提高;電子政務發展環境不斷完善,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增強;政府網站已經成為聯系公眾、企業、社會的橋梁和窗口,提高了政府服務水平;各級公務員信息技能明顯提高,利用電子網絡提升了行政能力。從總體上看,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軟件、硬件基礎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重要核心業務系統為突破口的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已經從部門辦公自動化、普及政府網站和重點業務電子化,開始步入深化應用、突出效能、全面支撐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新階段,正在由技術導向向業務需求導向轉變,由被動跟隨式發展向自主發展轉變,由縱向建設為主向縱橫協同發展的方向轉變。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總體上還處在起步階段。電子政務對各級各類政務業務的支撐廣度和深度較為有限,綜合服務能力尚待提高;電子政務管理機制的不適應問題越來越突出,協同發展能力受到制約;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各類資源的整合利用水平不高,集約發展能力需要提升;電子政務發展所必需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受制于少數跨國公司,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愈加突出。這些情況說明,電子政務建設仍然任重道遠,必須大力推進和提高水平,以適應經濟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黨的十七大提出:“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為電子政務建設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加快電子政務建設需要進一步明確幾個重大問題。一是進一步明確發展電子政務的目的。發展電子政務是手段,抓好電子政務的應用才是目的。要樹立科學的電子政務發展觀,把發展電子政務真正用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用于解決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著力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績效評價,提高利用效率和應用效果。二是進一步明確電子政務發展的道路。電子政務建設應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征、符合各地各部門特點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發展道路。要做到低成本高效率,關鍵是建設統一與分散相結合的一體化電子政務、“跨部門、無縫隙”的協同電子政務、突出以公眾為中心的服務型電子政務、以人為本的政府門戶網站。三是進一步明確制定電子政務發展規劃。要認真總結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實踐,深入研究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盡快制定新的電子政務發展戰略規劃,重點研究解決電子政務發展的目標體系、業務體系、服務體系、管理體系、制度體系、技術體系等關鍵問題,促進電子政務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進一步明確發展電子政務的原則。堅持使用重于建設,著力提高電子和政務的融合發展能力;堅持制度重于技術,著力推進制度和技術的相互促進;堅持國內技術重于國外技術,著力提升自主發展能力;堅持內部的創新動力重于外部的技術條件,著力激發從領導人員到普通公務員對電子政務的使用和創新的熱情,消弭“數字鴻溝”。五是進一步明確發展電子政務的重點。深化以服務為導向的核心業務系統建設,大幅提高核心業務信息化覆蓋率。根據輕重緩急和工作基礎,重點推動就業、醫療、教育、人才服務、社會保障、交通、納稅、工商登記等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電子政務服務。中央和省級電子政務核心業務系統建設應當突出提升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能力,地市縣級基層重點加強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實行“平臺上移、服務下移”,更加重視推進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延伸到街道、社區和鄉村,做到電子政務服務的“零距離”。(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魏禮群)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