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政務淪為擺設是一種“權力秀”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11-04

    推薦文章:“空殼”政府網站成擺設別丟了公仆良心

    “如果不是自己給邵陽市政府網站發信,我很難相信一個政府網站對外公告的電子信箱竟然不存在。”日前,一個網名為“佚名”的湖南省邵陽市市民反映,最近他因為有事登錄邵陽市政府網站,結果發現該網站竟是多“病”纏身。(《法制日報》)

    郵箱不存在,欄目內容空空如也,直指當下電子政務的病因:電子政務已經淪為“現代擺設”。而擺設現象并非僅僅存在于湖南省邵陽市。據報道,重慶市黔江區政府網站的監督郵箱也不存在,江西省有60多位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先后實名開設“民生博客”,但是,其中充滿了空殼博客、官文博客和應景跟風博客。不一而足。

    美其名曰的電子政務,何以在我國發生了變形,成為了“現代擺設”,甚至是官員們新的“秀場”嗎?《半月談》曾報道說,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消息,政府網站普及率不斷提高,2008年,中央部委政府網站的普及率達到96.1%,省市政府網站普及率達到100%,地市級政府網站普及率達到99.1%。如果任由擺設現象蔓延,那么,如此高的政府網站普及率對民生又有何意義呢?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和反思的一個問題。

    擺設現象是政府網站建設錯位的表現。當前,政府過于注重政府網站建設,忽視信息公開實質的現象并不少見。盡管各級政府建立了政府網站,但有些只是為了搞網上亮相的形象工程而已,有些地方政府部門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有的是在重復新聞媒體的報道,有的是除了幾個欄目名稱外,沒有實際內容,違背了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初衷。

    通過對我國各級政府網站的調查可以看出,有很多網站無論是在內容設計方面、服務方式方面,還是在信息公開方式等方面,仍然沒有擺脫以政府為中心的建設模式。大多數政府網站總是習慣性地首先考慮政府如何方便,而不是更多地從方便企業或公眾了解政府信息、獲得政府服務的角度來建設網站,少數政府機構信息公開的義務主體角色不明確,仍然扮演權力的執行者,而不是權利的保障者和服務者,甚至利用手中的信息權力追求個人經濟利益,致使信息壟斷與信息尋租行為仍較普遍。擺設現象的出現延續了同樣的邏輯。

    就筆者的觀點,這是政府和公民之間權利義務關系顛倒的反映。現代社會中,政府與公民處于一種委托――代理的關系,公民按照雙方明確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契約將對公共管理的權力委托給政府代為執行。在政府信息資源的管理中,這種委托――代理關系同樣適用,政府對其信息資源管理與配置的權力來自于公民部分權力的讓渡。公民作為納稅人所擁有的并不單是對于政府信息資源的獲取權與知情權,此外還有對于政府信息服務的享受與利用。因此,政府信息公開主體的法律關系中,作為公開方的政府機構是信息公開的義務主體,作為信息公開相對人的公民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權利主體與監督主體。

    當下的政府網站建設中的信息孤島現象是另外一個必須直面的問題。在瀏覽政府網站過程中,發現不少網上咨詢的回復為“轉交相關部門處理”,之后全無音訊。或者在一個欄目中登記過個人信息,在辦理其他業務時仍需要重復填寫。這些現象證明政府業務部門之間沒有實現信息共享和信息流通,各機關單位間存在嚴重的資源獨享和信息孤島問題。

    電子政務淪為擺設是一種“權力秀”。因此,應理性審視權力自娛下的電子政務成擺設。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