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業未來聚焦農村信息化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3-01-28

    農村信息化是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方面,農村信息化就是以信息媒體技術裝備農村相關領域,使信息資源在農村得以充分開發、應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逐步由農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當年信息產業部就曾提出十一五“村通工程”目標,2010年農村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2020年基本實現電話家家通的“電信小康”目標。加快建立普遍服務基金,降低農村通信價格,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業務都要讓農民用得起用得好。如期實現農村信息化和電信小康的目標。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就曾指出,推進農村通信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對于我國這樣一個農村人口超過一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村通信發展和信息化建設,持續深入實施“村村通電話”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圓滿完成了“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的“十一五”目標。

    隨著中國社會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信息通信的大面積普及,中國城鄉的“數字鴻溝”在不斷縮小,農民有更多渠道獲取農業技術、農產品價格等實用信息,信息通信技術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要挖掘農村信息化應用的商業價值,鼓勵和促進農村發展,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沉著應對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的挑戰,積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穩步實施“十二五”規劃,工業經濟運行緩中趨穩,通信業發展勢頭良好,各方面工作取得新進展。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農村100%的行政村已接通電話,2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電話率達到98%。我國100%鄉鎮能夠上網,其中具備寬帶接入能力的村鎮比例為:鄉鎮99%;行政村85%。在中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固定電話的擁有率已經降至46%,而手機的擁有率則上升至90%,家用電腦的擁有率為40%。使用互聯網作為信息獲取渠道的農民從2008年的24%增加到2012年初的40%。用電腦上網、用手機聊天等個性化的工作和娛樂方式正在成為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道風景。超過41%的農民認為能隨時隨地連接互聯網很重要。

    這些數據的背后是在電信業市場,中國的農村消費者是一個極為龐大而又亟待開發的消費群體。隨著中國農村經濟條件的逐步改善,農村消費者必然會對他們的溝通工具和溝通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現階段的農村通信市場,消費者對互聯網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互聯網已經日益被農村用戶所接受。但農村電腦的普及率還遠遠落后于城市。從手機擁有率來看,農村消費者獲得手機的門檻已經降低,而且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在手機上使用與互聯網相關的業務,由此可見,手機互聯網或將在農村市場擁有較大發展空間。顯然,新的市場將給全行業帶來新的機會,而誰把握住了農民的需求,進行精耕細作,誰就能搶得發展先機。

    未來3-5年內,隨著政策的松綁,民資逐漸滲入通信行業,中國一定會出現新的中小型運營商,并在局部地區與主運營商展開競爭,同時,在3G發展進入成熟期后,虛擬運營商會馬上出現在市場中,加上不同運營商的競爭,中長期農村通信市場的競爭會呈性競爭激化的趨勢,對于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在正視現實的基礎上如何制定有效的發展經濟規劃和競爭策略,是拓展農村新市場的關鍵問題,也是市場經濟在中國發展的客觀需要。

    信息通信網絡在農村的普及不僅可以幫助農產品銷售,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農民整體素質,讓農民從精神上、心理上感到與城里人差別不大,跟得上這個時代。這些年,由于中央對“三農”高度重視,加大投入,農村基礎設施的面貌這幾年變化很大。但是還有一個亟待彌補的短板,就是農村信息化的設施還沒有納入政策扶持范圍。例如家電下鄉都能有補貼,農民上網、用網為什么不可以補貼?現在農村手機普及了,但多數農民就用來打個電話、發個短信,手機上網很少會使用。希望未來能對農村的智能手機、上網進行補貼,讓農民跟上網絡時代的新步伐。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