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資者判斷P2P平臺的優劣都會先看逾期率,以此來了解一家平臺的風控水平。然而,由于業內在計算該指標時尚未形成統一標準,這就直接導致很多平臺的逾期率與現實不符,而那些號稱零逾期率的平臺,業內人士都表示“數據太假”。
37家平臺零逾期率
2016年10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標準中,逾期金額、項目逾期率、金額逾期率均被列入網貸平臺強制性披露內容。截至今年8月2日,中國互金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已接入62家網貸平臺,最新接入名單包括民貸天下、博金貸(博匯九州)、銅掌柜(銅米金服)、創客金融等12家平臺,并公布了信息披露詳情。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新接入的12家平臺中竟有9家平臺號稱逾期率為零,這意味著平臺沒有風險或者風險很低,該平臺上的借款人資質甚至超過銀行客戶群體,這樣的風控體系不僅讓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汗顏,還順便碾壓了擁有海量借款人數據的阿里小貸。
記者統計發現,上述已接入的62家平臺中,有37家宣稱金額逾期率為零,占比達到60%。公布金額逾期率的平臺,最高的是德眾金融,達到9.95%,其次是信用寶為7.2%。另外還有20家互金平臺金額逾期率介于0.01%~4%之間。
網貸平臺面對的客戶群體對銀行而言,相當于次級客戶,但卻能創造比銀行更低的逾期率甚至零逾期,這似乎有點反常,要知道2016年銀行業逾期率為1.74%。
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對此表示,沒有哪個平臺可以做到零風險,零逾期,只要是跟網貸行業相關都有壞賬,說自己零壞賬、零逾期的平臺,這種模式不會存在。雖然監管要求投資者風險自擔,打破剛性兌付,但目前墊付的平臺還是多數,因為平臺不墊付,這個模式基本上是走不下去的。
深圳某P2P平臺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投資者衡量網貸平臺的安全性,逾期率是必看指標之一,而逾期率又屬于不太光鮮的數據,所以很多平臺一開始都選擇規避,但是由于監管的需要,現在不得不公布,為了留住客戶以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很多平臺都會對逾期率進行粉飾,因為一旦公布真實的數據,可能會給平臺帶來擠兌風險。保守估計這個行業的金額逾期率至少在6%以上。
零逾期率參考價值不大
如果想知道P2P平臺號稱自己零逾期率有多自欺欺人,我們需要進行同業對比以及與風控體系更為嚴格的銀行業進行對比。
根據央行《貸款通則》第三十四條,“逾期貸款指借款合同約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歸還的貸款(不含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截至目前,商業銀行對貸款資產的內在風險程度主要劃分為五個級別,分別為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其中,后四項均與貸款逾期率有關。
以招商銀行為例,其2016年度財報顯示,逾期貸款合計698.79億元,占貸款總額2.14%。逾期貸款中,抵質押貸款占比44.04%,保證貸款占比33.87%,信用貸款占比22.09%(主要為信用卡逾期貸款),招商銀行對逾期貸款采取審慎的分類標準,不良貸款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的比值從上年末的1.05%提高至1.28%。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上述37家平臺交易總額都在百億元以上,玖富普惠融資人總數為445萬左右,交易總額為1089.58億元,按照監管規定,個人在平臺借款不得超過20萬,如此高的代償金額,又是如何確保借款人完全不逾期?這些平臺的逾期率比銀行還低甚至零逾期,無論從統計口徑到數據真實性,可參考的價值并不大。
再看一下網貸行業已經上市的宜人貸和信而富兩家公司逾期率的數據。
今年初,信而富的招股書中顯示,其生活貸款的整體違約率(逾期180天以上)截至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分別是7.3%、11.8%、14.9%。
宜人貸披露的2016年財報中也顯示,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累計凈壞賬率上升至5.1%、6.6%、8.2%和6.7%,而逾期15~89天借款的總逾期率為1.7%,較2016年9月30日的1.9%有所改善,2017年一季度整體逾期率為1.8%。
作為行業第一梯隊的上市系平臺,信而富和宜人貸逾期率都尚且如此,其他平臺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根據各平臺公布的逾期率來看,可以推出各家平臺的逾期率計算公式。目前接入中國互金協會系統的平臺主要以逾期金額占待還金額的比例為統一計算標準,比如團貸網,截至2017年6月30日,團貸網的待還金額為117.98億元,逾期金額為2.48億元,金額逾期率為2.1%。
但是逾期多久才被計入“逾期金額”? 比如一筆應該在6月30日償還的借款,7月1日還款就是逾期,但幾乎沒有一家平臺會把這樣的還款視為逾期。素以逾期率算法嚴苛著稱的宜人貸,也只是把逾期15~89天的借款項目視為逾期,也就是超過15天(含)就算做逾期。這不違背互金協會標準的定義,雖然還款日是固定的,但寬限期限和展期并沒有做出詳盡規定,平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規定這個寬限期限。顯然,這個寬限期限越長,逾期金額就越低,逾期率也會越好看。所以,在目前還未達成一個統一標準的逾期率計算方式時,單純看平臺逾期率并沒有多少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