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認證,“網絡誠信”一道防火墻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11-27

    網上政務、網上交易越來越多,快捷的同時如何確保安全? 
    電子認證,“網絡誠信”一道防火墻 
     
     3.4億!這是中國網民的最新數量。從政府機關、商業機構到個人,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處理各種事務。而網絡誠信如何保證,也受到與日俱增的關注。

    省電子商務認證中心日前傳出信息:作為我省唯一的認證機構,中心已經向全省近70萬家企事業單位發放了“網絡身份證”。經過認證的企業,好比在網絡虛擬世界中確立了坐標,有了身份證,贏得了信任,可以放心地享受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快捷與安全。

    目前,網絡身份證在我省企業網上納稅的應用上最為普及。在一家省級事業單位財務部工作的陳會計,前幾年每月報稅都要跑到辦稅大廳。經過CA認證,完全做到了“足不出戶、網上納稅”。省地稅局人士介紹說,使用數字證書具備法律效力,也就徹底告別了過去遞交紙質報表的流程,并逐步開通網上開票功能。

    面對成千上萬的企業納稅人,怎么確保納稅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數據網上傳輸,會不會被篡改?經過實踐證明的網上納稅安全性“奧妙”在哪里?舉例而言,兩家互不熟悉的企業,如果要在網絡上簽署合同進行交易,最終都需要像簽紙質合同一樣簽字,通過“電子簽名”對商業行為進行確認。不過,網絡上有時相隔千里,彼此互不見面甚至互不了解,“簽字”或“蓋公章”究竟是真是假,對方的誠信度是好是差,確實讓人放心不下。正由于此,需要一個機構來證明合作各方的真實身份。這就是稱為“電子證書”的CA認證;這個“第三方”的機構,正是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相關各方的“中間人”。從全國看,每個省都只有一家認證機構,而江蘇電子商務認證中心在短短幾年內,已為近70萬戶企事業單位納稅人頒發了“網絡身份證”,數量高居全國之首。

    電子認證的過程其實并不復雜,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將經過工商或稅務部門確認的真實信息交給電子商務認證中心,認證中心經過數據處理,將這些信息變成一連串的字符密碼,經過確認的信息儲存在一個U盤大小的介質中。這個濃縮了企業信息的U盤,就是企業進行網上活動的“身份證”。它如同企業掌握的“私用鑰匙”,可以打開辦事機構的“門”。完成了這一步,認證機構再將這些信息傳輸給相關行政部門如稅務、工商等機關,讓他們也掌握企業的情況。這就像一把“公用鑰匙”,能夠打開企業發來的信息。經過這一過程,一旦雙方需要在網上處理公務,哪怕不見面,也會像熟人一樣真實可信。拿網上納稅來說,納稅人的納稅信息經過密碼處理,傳到稅務部門;通過密碼的驗證,稅務部門可以知道納稅企業的真實性;而對信息本身,由于全部通過密碼處理,只要途中被篡改,對方就無法通過密碼還原,也確保了安全性。

    按照這樣的原理,不僅僅網上納稅,像房地產企業的資質審批、海關申報、工商年檢等網上政務,都可以坐在家中進行,帶來時間的節約、成本的削減和效率的提高。省電子商務認證中心副總經理曹暉告訴記者,由于電子認證具有身份認證、保持數據完整性、私密性和不可抵賴性四大功能,因而其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南京建筑工程交易中心就將所有招投標放到了網上,所有評委都在網上評標,使招投標過程更加公正。醫生的查房記錄,通過掌上電腦寫成病歷,直接傳輸到護士、藥房等后端環節,由于能夠保持數據的完整性,時間的標注也一目了然,因此,所有內容都確保真實,無法更改,可以有效防止醫患糾紛;同樣,經過電子認證,今后市長們即使在出差途中,通過手機上網,哪怕在快速奔馳的汽車中也可以簽署需要及時處理的文件,真實和安全的保證,就是經過認證的“電子簽名”。

    眼下,數字證書已在地稅、建設、國稅、社保、招投標、藥監、公安、交通等部門得到應用,正在快速覆蓋全省用戶。到明年,我省60多個廳局和13個省轄市,都將借力電子認證,實現電子政務網上處理。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