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互聯,如何守護安全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08-20

    萬物互聯時代,一些新技術和新應用場景的出現,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為新的安全風險點。在近日閉幕的中國網絡安全大會上,專家呼吁建立安全應急響應機制,搭建網絡安全的生態系統。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通過自主捕獲和廠商交換獲得的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有253萬余個,同比增長23.4%。此外,隨著物聯網加速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傳統的網絡攻擊和風險正在向物聯網和智能設備蔓延。
    2017年,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收錄的安全漏洞中,關于聯網智能設備的安全漏洞有2440個,同比增長118.4%。這些安全漏洞涉及的類型主要包括設備權限繞過、遠程代碼執行等,涉及的設備類型主要包括家用路由器、網絡攝像頭、會議系統等。
    《報告》顯示,在對電力、燃氣等6個重點行業的境內聯網工業控制系統或平臺開展安全檢測的過程中,發現超過200個嚴重漏洞隱患案例。專家表示,這些漏洞若被黑客惡意利用,可能造成相關系統生產停擺或大量生產、用戶數據泄露。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陳曉光說,隨著我國“互聯網+”的深入推進,幾乎所有傳統行業、傳統應用與服務都可能被互聯網改變。在與互聯網的融合中,傳統產業封閉的模式逐漸轉變為開放模式,也將以往互聯網上虛擬的網絡安全事件轉變為現實世界安全威脅。傳統互聯網安全與現實安全問題相交織引發的安全威脅更為復雜,值得警惕。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了推進IPv6、5G、工業互聯網等多項前沿科技發展的政策,并開展了相關商用試點工作,這將加快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副主任云曉春說,網絡安全問題有向傳統行業延伸的發展趨勢,數據安全和漏洞管理亟待加強,此外,人工智能和網絡安全的結合將帶來顛覆性、變革性影響,我們需要分析網絡安全形勢和未來熱點,完善行業監管,制定可實施的防護解決方案。
    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長李彤表示,當前傳統違法犯罪加速向網上蔓延,各類網絡新型犯罪不斷涌現,網絡空間成為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和社會管理的新平臺。希望社會樹立網絡安全共擔共享理念,齊心協力、攜手并進,維護網絡安全。
    應對網絡安全風險,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認為,應通過戰略創新、戰術創新、技術創新來推動大安全時代的網絡安全建設,構建整體防御體系、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同時壯大網絡安全產業。
    專家表示,網絡安全風險很難完全根除,除了事中監測、事后及時處理外,還需要加強事前的重點防控,從前端把控風險。網絡空間治理需要“云—網—端”三位一體的全面布局,比如在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重要關口節點部署好網絡信息安全監測處置設備,實時網絡監測流量情況,處理并分享異常威脅情報。同時,通過建立安全服務平臺,形成全覆蓋、一體化的網絡安全監測生態體系,防患于未然。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0日 13 版)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