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支付,安全保護要跟上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01-03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顯示,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日益成熟,移動支付方式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不過,除了移動支付的普及和帶給大家的便利之外,其安全問題亦備受關注。

    這份報告指出,存在安全隱患是移動支付用戶最擔心的問題,其中安全問題排第一位的是個人隱私泄露。的確,移動支付讓大家的購物消費更為便捷,但安全問題不能忽視。

    如今,越來越多的手機軟件(App)推出了自己的付費會員服務,有的人只是為了體驗一下會員服務,結果在下一個會員周期“自動”被續了費。有的App在開通會員的時候,在不起眼的地方默認勾選了“自動續費”,當用戶發現這一問題后,想要退訂自動續費的時候,發現要比開通會員的流程復雜得多。還有一些App的免密支付安全保障并不到位,也容易導致個人財產的損失。

    不僅如此,在互聯網消費環境下,如果缺乏足夠的安全保護,有關個人隱私的數據將沒有什么秘密可言。通過匯總并分析各種支付平臺上的支付數據,別有用心之人可以“數字化”出另一個你。更有甚者,個人的支付數據可能會被打包起來,在網上售賣。

    習慣用手機支付的人,常常有這樣的經歷:在使用一個新的App購物或者綁定相關銀行卡進行支付時,需要授權自己的一部分個人信息給平臺。一般來說,這種協定的文本會很長,很少有人會全文看完再點“確定”。如果不點“確定”,那很可能就不能正常使用App。不僅如此,這些密密麻麻的條款中,涉及到我們個人的支付數據,很可能就被默認“授權”給了別人。

    在為移動支付保駕護航的路上,著實還需要做一些工作。

    近日,央行發布新規,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利用移動支付App轉賬超過5萬元人民幣的,必須上交細節給央行監管部門審核,保護用戶資金安全。這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個人的財產安全。此外,個人的支付信息安全同樣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從數據儲存到數據使用,都需要進行保護,這包括加強立法、改進政策監管、提升個人安全意識、強化保護手段等。

    便捷的移動支付是未來消費的大趨勢,只有行得穩,才能走得更遠。(劉發為)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