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上風口的千億農村電商“等風來”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5-03-24

    原標題:站上風口的千億農村電商“等風來”
    農村電商站上起飛的風口。今年“兩會”期間,首次出現有關農村電子商務的提案,并引發了代表委員的熱議。在政府政策的大力助推下,各路資本積極布局。2015年伊始,京東農村電商戰略加速推進,通過廣泛建立“京東幫服務店”和“京東(縣級)服務中心”,迅速在全國各個村鎮鋪開電商推廣業務。今年,京東電商下鄉的總目標是新開500家縣級服務中心。阿里巴巴則揚言將投入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農村服務站。蘇寧易購也表示未來5年將建1萬家自營服務站,覆蓋全國1/4的鄉鎮。
    各大電商巨頭紛紛布局農村市場,原因是農村市場具有發展空間,且消費潛力巨大。繼我國網購市場規模突破一萬億之后,城市網購市場增速日漸放緩,拓展三線以下城鎮和農村的市場對電商企業來說變得極其重要,農村市場成為電商下一輪增長的新引擎。從農村網購規模及居民收入來看,2014年中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2016年將有望突破4600億元。據阿里巴巴集團測算,今年阿里各平臺農產品銷售額將達到500億元,明年有望邁上1000億元臺階。此外,農村網民數量的攀升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也增加了農村電商消費市場的潛力。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49億,其中農村網民人數已近2億。龐大的人口數量有望帶來巨大的市場增量。不僅如此,相比其他電商過度競爭的品類,農產品、特別是生鮮的利潤目前尚非常可觀。市場容量巨大、利潤率高,農產品電商自然成了資本追逐的對象。
    相比農村傳統購物模式,農村電子商務具有價格競爭力、產品豐富性等優勢,農村電商的崛起,將使中國電子商務再迎高潮。但農村市場的特殊性意味著電商企業進農村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是網購習慣的培養。長期以來,老一代農民“觸網”意識不強,對網絡購物普遍陌生,且存在較嚴重的不信任感。而鄉村中最有網絡消費意愿的中青年群體多外出打工,農村“空心化”問題突出,不平衡的年齡結構使農村地區對電商接受度不高,并對買到假貨或者對能否退貨有較大顧慮。其次是物流存在問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農村市場中有高達六成的農村居民認為快遞收件不方便,在城鎮投遞的物流成本比三四線城市要高一倍,線下如果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物流成本就成了大問題。由于農村散居、面廣的特點,物流問題制約了農村電商業務的展開。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周云杰所言,農村區域電商的難點在于誠信和配送體系問題。農村電商未來的發展,需集政府、企業、農民三方之力。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