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網購為啥難退貨?報告揭示五大行業問題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03-15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7年度中國跨境電商消費問題研究報告》,報告公布疑似售假問題突出、退換貨難解決、霸王條款嚴重、物流短板凸顯、信息安全問題頻出、信用問題嚴重、商品標準難統一、假票據投訴多、消費者教育欠缺、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為跨境電商十大消費問題。

    其中,退換貨難問題成為跨境網購消費者遇到較多的問題。該問題集中反映出跨境電商平臺在落實退貨制度上的諸多困境。海外產品進入中國以后如何在國內服務落地?

    據了解,跨境電商退貨難問題是行業“通病”,主要存在以下五大原因:

    一是不同國家、地區適用法律不同。我國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原則,然而按照屬地原則,境內法律只能規制境內的平臺方,對境外賣家和境外的平臺難以規制。現在關于跨境電商的法律各國規定差異較大,這是難以落實該問題的根本原因,很多跨境平臺可能會在相對法律規制相對寬松的地域建設平臺,從而逃避我國的法律管制。國外法律對消費者的保護不一定就低于中國大陸,所以可以要求商家入駐時提供相對應的官方權威的法律條文。

    二是退貨制度不健全/順暢。一方面,是商業模式的退貨不暢。出于運輸成本問題、二次銷售問題的考慮,境外商家拒絕買家退貨。另一方面,是制度問題。據2016年《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規定,很多業務無法滿足上述要求,除了符合26號公文要求的企業,其他企業難以退貨,如果以快件方式退貨的,由于快件接受方是商家,該貨物的性質不再是“自用”,而屬于貿易性質,不再適用“行郵稅”相關規定,這樣成本大幅提高。

    三是跨境電商商品成本較高。價格高昂的商品如皮包、手表等奢侈品,其被買家要求退貨時,平臺對于商品是否被調包或拆解難以判斷,可能導致損失。部分商品如保質期較短的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因在途時間、倉儲條件等因素導致過期、品質受損等問題也較為突出。即使退貨的商品本身并不存在質量問題或缺陷,平臺也難以退還至境外供應商,即便供應商同意退回,高昂的國際運費無疑推高了退貨成本。

    四是物流是跨境網購退貨難點。物流是跨境網購的退貨難點之一。目前,國內跨境網購平臺/賣家主要有保稅倉、直郵、轉運三種物流模式。服裝等日用品和食品的服務基本只有退、換兩種模式,但是電子產品涉及到保修期的維修,涉及到三包期的法律強制條款。

    五是退換貨涉及關稅問題。由于跨境電商的模式所致,目前涉及關稅的退貨分為保稅備貨、保稅直郵、海外直郵和拼郵幾類。根據對保稅區的調研顯示,目前跨境進口電商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品類越來越多,而寧波保稅區方面明確保稅進口模式跨境電商可以退貨。針對保稅模式的保稅備貨和保稅直郵兩種模式,目前海關與電商間的結算周期為15-30天,消費者在7天無理由退貨期限內退貨,一般均可在15天內完成退換貨。此時海關與電商之間并未結算,消費者繳納的商品關稅還沒有進入海關流程,因此退貨不涉及退稅問題,對跨境電商的影響不大。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