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如何改造供應鏈?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07-05

    如今,電商的意義早已不再局限于制造企業觸達消費者的渠道,它也在為改造供應鏈提供新動力。專家表示,制造企業的“理想狀態”是訂單持續、穩定、長期、可控。電商渠道的加入,不僅可以通過需求前置化讓消費者深度參與新品研發、投產的全過程,極大降低研發投入的不確定性,而且還可以用穩定的市場需求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在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嶄新的帶蓋玻璃碗排成一排,從生產線上“魚貫而下”。可是,它們的尺寸為什么這么大?

    “一般市售玻璃碗的容量都是720毫升,這一款是1.5升,未來我們還打算做2升的產品,這就是我們根據電商反饋意見,為消費者‘量身定制’的新產品。”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程英嶺告訴記者。

    如今,電商的意義早已不再局限于制造企業觸達消費者的渠道,它也在為改造供應鏈提供新動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按需定制”。拼多多副總裁井然表示:“拼多多推出了‘新品牌計劃’,在7個多月的時間里,近500家企業與品牌方參與了試點工程。從2019年1月份至今,拼多多共計推出了1200余款定制化產品,累計訂單量超過5700萬件。僅‘6·18’購物節期間,平臺定制化產品訂單量便超過900萬單。”他透露,隨著這一計劃的深入推進,拼多多有望在3年內實現10億元規模的定制化產品年訂單量。

    “更重要的是,一批優質工廠借此實現了從國際品牌代工方到自主品牌擁有者的跨越式發展,打通了海量中高端產能與數億消費者需求之間的錯位屏障,甚至已經開始帶動連片的外向型產業帶拓展內需大市場。”井然說。

    基于電商的定制化生產對制造業企業究竟意味著什么?

    一方面,是新品牌得以形成。

    高頻消費品類一向被認為是跨國公司與集團化企業的“專屬”,只有這些企業才有資本和能力將品牌形象、銷售渠道鋪遍每一個角落,形成規模優勢。現在,包括可心柔、植護、絲飄等,基于拼多多形成的新“拼品牌”已經崛起。絲飄紙業公司董事長鈕廣蘭表示,此前絲飄還是一家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代工廠,到了2018年,公司銷售額就直接“飆”到了2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10倍。

    “去年‘雙11’當天,我們的發貨量就有28萬件以上。絲飄現在每天的出貨量是數以萬計,更高的開工率意味著更低的成本,這讓我們在上游原料商那里有更強的議價權,在快遞等方面也能夠獲得一定的議價空間。”鈕廣蘭說。

    拼多多認為,新品牌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原因之一在于傳統流通渠道下沉到低線市場的環節繁多,電商的普及讓制造企業終于有機會直接面對低線市場的消費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春宇也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不同區域、不同人群有著迥異的產品需求。同時,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國,但制造能力和需求供給之間的錯位長期存在。比如,提起吹風機,消費者首先會想到戴森或飛利浦,叫得響的國產品牌寥寥無幾。廣大消費者最需要的是品質過硬、價格適中的產品,可惜在此前很長時間里,能提供這類產品的制造企業并沒有太多機會直接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如能有效擊破這樣的阻礙,無疑將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此外,數據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需求數據真正連通并指導生產時,按需定制就會迸發出超乎預期的巨大價值。”拼多多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陳秋透露:“我們有超過200人的數據工程師團隊專門負責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基礎上‘讀懂’消費者,再經過‘新品牌實驗室’包括產業專家在內的團隊完成轉化,最終傳輸給上游生產企業。”

    德力大容量玻璃碗的誕生,就是流程再造的結果。“我們得到了很多關于消費者需求的信息和數據,并結合行業經驗設置了一些新品研發的關鍵‘維度’,包括‘杯蓋’‘耐高溫’‘加厚’‘容量’等。我們甚至還通過電商渠道創新了研發方式,每次新品先做出500個至1000個,參加諸如‘1元秒殺’這樣的活動,然后再整合消費者的反饋信息,對產品進一步改進。”程英嶺表示。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憲對此頗為感慨:“制造企業的理想狀態是訂單持續、穩定、長期、可控。電商渠道的加入,不僅可以通過需求前置化讓消費者深度參與新品研發、投產的全過程,極大地降低了研發投入的不確定性,而且還可以用穩定的需求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