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的競逐賽一刻都沒有停息,強有力的競爭者更是比比皆是。7月22日,京東將社交電商拉升至戰略高度的信息不絕于耳,更有信息顯示京東拼購業務將獨立運營。阿里與拼多多相繼獨立拼購業務的討論還在持續,京東便在此時高調入局,一場圍繞社交與拼購的較量即將上演。
京東拼購的走向是連日來的焦點。先是“6·18”期間京東力推的拼夠姜從內部拆分再度被熱議,其后京東拼購將更名為社交電商業務部的消息攪動著行業。對此,京東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京東拼購業務已經更名為社交電商業務部,但并未透露更多的信息。
實際上,京東加碼社交以及強調拼購業務的重要性早在今年初便釋放了信號。早在今年2月,京東商城新成立了社交電商業務部,計劃將社交電商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京東拼購更是成為今年“6·18”期間京東收割低線市場流量的重要工具。
從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京東對拼購業務的重視度遠超預期。成立獨立的拼購事業部、京東零售集團平臺業務中心負責人韓瑞上任、計劃與騰訊打造不同于主站思路的拼購產品,京東對社交與拼購的布局正急于進入深水區。為了吸引商家進駐,京東拼購今年對美妝、服飾等品類商家免收平臺使用費。京東拼購更是從微信上向外延伸,成立京東拼購App。目前京東在拼購業務上已有多個入口,包括在京東App、京東微信購物、京東手Q購物、小程序以及專屬的拼購App。
無論京東拼購未來將沿著何種路線發展,錯過了拼購發展黃金時期的京東需要快速翻盤。當前,阿里有意將聚劃算從淘寶天貓獨立,拼多多成立“秒拼”事業群,阿里與拼多多旗下的聚劃算和秒拼已經“硬碰硬”,而京東在拼購乃至社交電商的布局才稍見起色。未來,京東社交電商、阿里聚劃算、拼多多以及其旗下的秒拼,將仰仗背后的資源爭奪下沉市場的資源,突破流量匱乏的困局。
京東以及其他電商平臺重視拼購,與電商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息息相關。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早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一線城市,電商滲透率已經穩定在80%左右;在低線城市,預計電商滲透率增長仍將持續至少3-4年,將成為未來線上渠道的擴張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