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路邊的包子鋪,還是菜場的小攤主,自嘲自己“不要錢、不要地,一張二維碼搞經濟”的路邊小店主們,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
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與支付寶、口碑餓了么8月6日聯合發布《小店經濟報告》顯示,“碼商”追趕“網商”,成為拉動內需的新動力!2019年上半年,9成路邊小店用支付寶收錢成為“碼商”后,生意變好,消費頻次提升3成,銷售額提高2.5%,百元商品銷售額提升能達5%。此外,花唄分期顯著提升單筆消費額,3C行業提升可達41%。
以支付寶與餓了么此前啟動的88掃貨節為例,通過刷臉支付、小程序等低門檻數字化經營工具,中小商家的帶貨能力大漲。福州一家名為”金譽“的面包烘焙店,十天的優惠券,三天內發放完,吸引了近九成的回頭客,店家一度被買空。
今年以來,在起起伏伏的發展曲線中,消費對經濟的“壓艙石”作用日益增強,成為持續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而在城市小巷深處、拐角街邊的小店們已經成為內需的活力擔當。
移動支付越普及,路邊小店越紅火,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在這種趨勢中,加速釋放。中西部城市的人均消費增幅領跑全國,四川、河南、江西成為全國前3,中老年人消費力提升23%,廈門、西安、重慶,中老年人買買買消費力增幅全國最強。
從商品類別來看,支付寶對食品百貨、娛樂、旅游等服務類消費“帶貨力”最強,上海、杭州、廣州吃貨最密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天津是最熱衷看電影、話劇的“娛樂之城”。這與中國消費結構由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的大勢,相互呼應。
報告中還提及,8成路邊小店看好內需潛力,今年計劃擴大經營規模。今年以來,碼商貸款猛增70%以上,其中西藏、黑龍江、山西的商家貸款漲幅翻倍,全國最快。
“移動支付給了小店店主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的門票,讓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個群體對經濟的作用。怎么樣讓這個拉動內需的新引擎動力更澎湃,需要政府、企業一起,破除體制機制的藩籬,為全國的小店店主提供更多數字經營工具來降低成本、提升經營活力,讓他們在數字經濟時代的舞臺上更好的展露身手。”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余豐慧表示。
此前,支付寶曾表示,通過提供免費的數字化運營工具、免費的數字收銀工具、免費的數字營銷工具等,未來3年要為全國小店主至少節省成本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