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山醫院引入云計算 用大數據模擬臨床實驗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6-07-14

    在醫療領域,時間就是生命。記者獲悉,作為國內最著名的醫教研中心之一,華山醫院率先在科研方面引入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有望加快新藥面世的步伐。

    據介紹,華山醫院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寶貴的臨床數據,需要不定期的進行例如病種分析、藥物代謝等數據建模工作。這需要在短時間內調用大量計算資源進行快速運算,而運算完成后,這些計算又必須快速釋放的,以節省成本。

    為此,華山醫院引入云計算技術,通過阿里云的批量計算服務,可以快速、高效的對大量臨床數據進行運算,準確模擬分析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規律。在創新藥物的研發過程中,藥物在人體內代謝規律的研究至關重要,是藥物臨床前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周期。而通過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可以用數字化模型代替部分臨床實驗,甚至可以代替小白鼠的活體實驗,以加快特效藥研發的步伐,加速攻克人類醫療難題。

    創建于1907年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坐落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靜安區。這家擁有百年歷史、救治了無數患者的三級甲等醫院,不僅是全國首家通過JCI認證的部署公立醫院,更是利用云計算為患者帶去便捷醫療體驗的先行者。

    “云計算首先解決的,就是空間與時間的問題。”上海華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黃虹告訴記者,華山醫院地處上海市中心,占地面積非常小,但醫療服務體量巨大。每天的門診量為12000-13000,床位數量為2000張。如此巨大的就診量,按照傳統的自建IT基礎設施,設備、機房空間的需求巨大,而醫院有限的空間限制了機房擴展的可能。

    如何解決?理論上可以無限拓展的云計算成為華山醫院的最佳選擇。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最新的上海平均房價4.18萬/平米算,一間20平米的小機房,僅僅是空間造價就近百萬,還不算設備與網絡帶寬成本。而這些換算成可以按需獲取的云計算資源,每個月付出的成本僅為萬余元。

    更為寶貴的是時間成本。以往,華山醫院一個新的互聯網+項目上線,從設備采購、安裝到系統發布,平均需要35天。采用云的模式后,全流程的時間縮短為5天,效率提升了85%。

    黃虹透露,目前,華山醫院的第三方支付、預約掛號和管理等互聯網應用系統都部署在了阿里云平臺。來自全國各地的就診患者除了可以在醫院現場掛號外,還可以通過網站、手機App、支付寶和自助預約機等查詢余號量,提前預約掛號。同時,華山醫院采用了阿里云的反欺詐、應用防火墻、主機安全防護等一系列安全服務來保證數據安全,有效防止“黃牛黨”通過黑客技術惡意搶號,保證號源能夠真正為患者所用。

    業內分析指出,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先讓數據‘活’起來,通過云計算與大數據等先進手段,降低醫療機構的安全風險,減輕IT成本,從而讓醫療變得更智能,這對老百姓和醫療機構來說都有巨大的價值。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