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信息通信新技術迅速發展,各項技術的融合應用也成為潮流。隨著云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等一系列新技術的逐步成熟,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分界不再清晰,兩者的綜合應用也不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取長補短、融合發展,信息技術體系的云計算、虛擬化與通信技術體系的電信網,在架構、機制、運營等層面持續深入融合。
云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等技術在電信網中的應用實踐表明,只有“高高在上”的“云”是不夠的,只有“獨善其身”的“網”也是不夠的。作為一種規模運營的公共服務,云目前面臨著更高的服務要求,而電信網傳統的設計、建設、運營模式造成云、網難以協同:云無力調動網,而網對云的支撐也總是陷于被動。隨著企業上云節奏的不斷加快,混合IT或混合云的架構成為主流,“云網協同”的重要性凸顯。但事實上,網正在成為云發展的短板。傳統網絡在彈性能力上的缺失制約了云的發展,云正在倒逼網絡演進升級。
信息通信新技術的融合已逐漸呈現“云網一體化”的新趨勢,“云網一體化”的主要發展方向是軟件定義(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等)、基于大數據的智能流量調度、計算存儲融合等。軟件定義網絡和網絡功能虛擬化這兩種新技術,分別從網絡架構和網元架構進行創新。軟件定義網絡使網絡功能架構實現了“軟硬”(計算與轉發)分離,網絡功能虛擬化則進一步實現了網元設備的“軟硬”(硬件標準化、功能軟件化)解耦,云平臺則是實現軟件定義網絡和網絡功能虛擬化技術關聯的結合點,為軟件定義網絡和網絡功能虛擬化提供所需要的標準化和虛擬化硬軟件運行環境。軟件定義網絡和網絡功能虛擬化都為云網協同提供了很好條件:網絡功能虛擬化實現傳統專業網絡設備軟硬件分離,創造了“云網一體化”的條件;軟件定義網絡則通過開放,實現網絡能力服務化,創造了云服務與網絡服務協同的條件。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趨勢日漸明顯。“云網一體化”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網絡將按照云的要求提供網絡資源(網絡即服務),而云則根據應用的需要調用網絡資源。“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將應用、云計算、管道及客戶聯通起來,提供一個端到端、完整、靈活、可擴展的方案。“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上層是智能工地、教育信息化、智慧能源等各種豐富應用,下層則是云數據中心,主要是能提供計算、存儲、網絡三大能力的虛擬化方案及相關產品。
未來,所有業務和應用都將在云上承載,如果不按照云的需要調用網絡資源,軟件定義網絡和網絡功能虛擬化將失去意義。運營商在以數據中心為中心重構未來網絡的趨勢下,對云網端進行戰略布局,加速“云網一體化”轉型,面向未來大連接、大網絡、大融合,構建融合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成就未來網絡。運營商將從融合發展的角度推動“云”、“網”協同發展,采用創新的“云網融合”模式,通過構建云管端協同、云網融合的“網絡+云”基礎設施,將網絡作為一種可配置、按需調用的服務提供給用戶。運營商將以云為基礎、網絡為通道、數據為導向、集成創新能力為依托,向企業用戶提供網絡資源層、數據平臺層、應用服務層三方面服務,通過更貼近用戶、更適于跨域部署的云資源布局,讓用戶可以一點接入、多點部署、全網服務,確保其不受地域等限制自由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實現網絡、終端、數據、應用、管理、服務等端到端的整體安全保障,為跨域部署的用戶提供高度個性化配置,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及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通信新技術的日新月異,“云網一體化”將面臨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