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6日舉行的云棲大會·南京峰會上,阿里云副總裁李津表示,在云計算發展上,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遠。在本次峰會上,李津介紹了阿里云自主開發“飛天云”取得的成績單。
阿里云推出的“飛天云”可以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在2008年10月24日,第一位員工入職阿里云飛天團隊,隨后在2009年2月,飛天寫下了第一行代碼。
據介紹,“飛天云”其實就是基于數據中心的操作系統,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軟件,就無法做真正的云計算,經過多年的努力,在2017年“雙11”活動當天,“飛天云”已經實現每秒32.5萬筆交易峰值、每秒25.6萬筆支付峰值。
現在,“飛天云”單集群可達1萬臺規模、10萬個進程達毫秒級響應、十億級文件數及EB級別存儲空間,服務對象也早已不局限于服務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業務,同時也在為阿里云的全球客戶在服務。
同時,在本次大會上,阿里云的科學家還首次解析了數字城市的三種密碼:基礎設施數字化、統一的物聯網平臺及創新的生態協同。這也是阿里云在進軍物聯網領域后拿出來的一套整體解決方案。
“阿里云IoT的使命是物理世界抽象到數字世界,讓數據在數字世界里流動和計算,從而更有效的提高生產力。”阿里云首席智聯網科學家柯鎮說。
目前,阿里與江蘇無錫正合力打造數字城市的樣板——鴻山小鎮。在這里,路燈會根據光線變化自動調節亮度;水管爆裂后,能被快速定位;井蓋位置異常可快速內感知,消除安全隱患;紅綠燈根據路況自動轉變;感知到火災消防車自動啟動……物聯網帶來的便利,已經覆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阿里云與鴻山小鎮打造的“飛鳳平臺”提供了一站式的物聯網開發平臺,傳感器等基礎設施可快速接入,合作伙伴的IoT應用開發效率提升了55%,讓城市更快步入數字化的快車道。
“阿里豐富的應用場景為物聯網產業提供絕佳的練兵場,此次將向合作伙伴尋求1300萬套芯片/模組的商業合作機會,打造阿里云大平臺下的城市、制造、園區及生活的智能物聯樣板間。”柯鎮表示。(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