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將從云端墜落?沒整合能力的中小云企業將面臨危機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08-22

    [如果云計算1.0是“云IT的服務時代”,企業把業務流程從機房搬到云上,那么2.0時代應該是以數據和機器智能為驅動的時代,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跑”云上數據]

    東方明珠內容編排所需的1天時間縮減為1小時、中策橡膠橡膠加工合格率提升5%、天合光能電池片A品率提高7%……

    上述企業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云服務的支持。傳統企業在被互聯網公司“喚醒”后,已經從自建IT系統轉向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云。

    如果云計算1.0是“云IT的服務時代”,企業把業務流程從機房搬到云上,那么2.0時代應該是以數據和機器智能為驅動的時代,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跑”云上數據。

    企業上云的根本動力是節省硬件費用,獲得增量價值。互聯網巨頭出于提高自身收入的目的將閑置服務器出租給其他企業是云計算的雛形,而企業愿意使用云服務,根本的原因在于上云能夠節省硬件費用,同時獲取增量價值。

    東北證券(6.170, -0.04, -0.64%)的一份研報顯示,根據估計,在進入許可證模式下,許可證和維護支出占到整個軟件項目投入比例的9%,而在SAAS(軟件即服務商)模式下,SAAS支出占到整個項目投入比例68%。同時,SAAS服務商為企業提供了協同工作、數據增值等服務,使企業能夠專注主業,提高工作效率。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阿里云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2.7%至43.9億元,連續12個季度規模翻番;環比增長21.8%。2018財年(2017年4月~2018年3月)阿里云營業收入為133.9億元,同比增長101%。

    阿里云成績的取得與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的堅持有關。

    在2010年中國IT領袖峰會上,BAT三家創始人李彥宏、馬云、馬化騰三人同場辯論云計算。當時,面對新生的云計算概念,李彥宏認為是“新瓶裝舊酒”,馬化騰認為它作為基礎設施可能還要上百年,只有馬云堅信云計算對阿里有極大用處。

    三位創始人的態度,基本決定了各自在云計算業務上的布局。

    騰訊云2013年發布后,定位于服務互聯網應用開發者的公有云平臺,包括云服務器、云數據庫、云安全等產品。百度云雖在2012年宣布開放,但大部分時間深藏在百度網盤的陰影下,直到2016年底才奮起直追。2009年,阿里云開始通過自主研發和人才引進等方式,不斷開發出自主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等核心底層技術。

    為了聚集更多用戶,阿里云主導的云棲大會每年在全國開展數場會議,全方位展示云計算最新應用和實踐成果。騰訊云峰會也開展數次。

    筆者了解到,云計算更大的空間在未來與大數據的結合。IT上云之前,企業的數據是存儲在自己的IT系統中,而云化之后,企業的經營數據留存在了云端,原來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獨立分散的數據也將通過云產品打通。因此,云化之后,企業勢必將對數據服務產生新的需求。

    如今,云服務從以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型的1.0時代進入以AI、大數據為前景的2.0時代,從資源服務向能力服務轉型、向產業深耕。

    以阿里云為例,今年6月,阿里云ET農業大腦對外發布,希望將人工智能與農業深入結合。進入農業,是阿里云ET大腦在城市管理、工業優化、環境治理、航空調度后的又一站。

    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人工智能要和產業結合才有價值,我們希望用人工智能幫助農戶農企‘對癥下藥’,實現中國農產品‘三級跳’,即更安全、更營養、更值錢。”

    在新的趨勢下,筆者認為,沒有整合能力的中小云企業將面臨危機,而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阿里云、騰訊云等將和人工智能深度結合。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