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助力電子政務建設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10-17

    去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建設以公眾為中心的電子政務。公眾開始向電子政務要效果、要效率、要效益,政府希望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務。

    建設服務型政府,關鍵在于加強信息整合與基層服務。在多年的政務系統建設經驗積累下,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細分政府行業特性,將產品進行組合、打包,開發出了針對性強、能有效落實的政府行業信息化產品,精耕電子政務市場。

    “我們是橋梁,是協助政府開展親民、便民服務的信息橋梁。”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此定位電信的角色。

    “114政務熱線”設便民服務窗口

    我們家的小狗想辦一個防疫證,請問該去哪里辦理?我的港澳通行證到期了,應該如何續辦?這個月的電費單好像有點問題,該去哪里查詢?小區里面的沙井蓋不見了,應該向哪個部門報障?我想通過人大向政府提一些建議,請問流程是怎樣的?……

    “有問題,打114,”小到市井百態,大到國計民生,在深圳號碼百事通查號平臺上,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咨詢、求助熱線絡繹不絕,“114”這個簡單易記的號碼如今已經深深植入了深圳1200萬市民的腦海中,成為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民生熱線”。

    2007年2月1日,“深圳市便民服務熱線-114號碼百事通”正式開通。市民撥打114按2號鍵,即可查詢便民生活類、便民政務類、公共服務類、公益慈善類等四大類服務信息以及由此延伸的服務,內容涵蓋交通、公安、質監、環保、工商、稅務等各個方面的信息和服務內容,還可以享受熱線轉接等服務,而資費按固定電話收費標準計收,不收任何信息費。

    據了解,新版114是在中國電信深圳分公司“114號碼百事通”平臺基礎上,增加“深圳市便民服務熱線”的業務,主要為市民提供日常生活信息和常規政務信息的電話咨詢服務。目前,深圳便民服務熱線擁有200個服務座席、300個話務員,向市民提供全天候服務,接通率穩定在80%以上。對于沒有常規答案的政務信息,熱線將轉接至相應的政府職能部門或12345政府公開電話。

    為了這個特別的2號鍵,300名話務員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相對于一般座席,2號鍵的綜合服務席對接線員的技能要求更高,因為其面對的問詢種類多且復雜,2號鍵的話務量占整個114話務總量的15%-20%,每天都會收到近3萬人次的呼叫。”深圳號碼百事通的負責人朱培軍介紹。

    實際上,“深圳便民服務熱線”是政務熱線的最典型應用,作為政府的前端宣傳窗口,政務熱線提供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政務信息公開,更是市民與政府之間良好溝通的一座橋梁,只有電子政務落到實處,信息化才算起到了實效,真正成為便民服務的一扇窗口。

    “區縣電子政務”搭基層共享平臺

    “以前,縣委辦、縣政府辦公會議通知,常常要幾個人一天或半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個人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了。一些長篇的文件、講話等資料再也不必大批速印,節省了行政成本。”遂溪縣信息中心主任林益炳對于電子政務系統的實效深有感觸。

    遂溪縣位于雷州半島中北部,是“廣東省農業信息化試點縣”。2005年以來,遂溪縣與中國電信湛江分公司有關部門合作建立“多媒體信息網”,拉開了建設一個統一、高效、廉潔、規范的“電子政府”的序幕。如今,遂溪縣的電子政務建設已經處于廣東區縣電子政務建設的前列,并為區縣電子政務建設起到了表率作用。

    隨著省市級政務組網的不斷完善,縣級與鄉鎮級電子政務的組網,卻大都還是空白。區縣政府起著聯系地市政府與鄉鎮、村委的上傳下達樞紐作用,同時又要履行對其直轄單位和雙管單位的行政管理職責。區縣政府急需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務形象。

    有盲點就必須掃除。中國電信廣東公司以遂溪縣為試點,開始探索在區縣一級政府打造電子政務平臺的有效途徑。為了做到有的放矢,中國電信廣東公司以創新為導向、以應用為根本、以服務為目的,從區縣政府自身以及需要與區縣政府進行信息交互的機構這兩個緯度進行客戶細分,分別提出相應的政務網絡方案和政務應用解決方案。同時發揮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的網絡優勢和服務優勢,提供基于電子政務OA平臺到協同辦公等政務應用的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深度參與區縣級電子政務應用系統與網絡建設。具體內容包括區縣電子政務的網絡,辦公平臺,政務網站,政務郵件,政務短信,移動辦公綜合的行業信息化應用服務。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盡快幫助區縣實現信息化,廣東公司提供“一點接觸,一站購齊,全程服務”的多業務、跨區域一站式服務,依托中國電信的網絡和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高效、安全、可擴展、端到端全程通信解決方案及服務。并承諾向客戶提供7*24小時的維護和服務,提供技術業務咨詢服務,并有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及時解決網絡出現的任何故障。

    采訪手記

    一個有聲有色的政務平臺

    我國的第一輪電子政務建設熱潮,興起于上個世紀90年代。經過10余年的發展,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相當成就。在此基礎上,2006年3月,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正式下發了《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這一意義深遠的文件,標志著我國電子政務建設迎來了高投入、大發展的新時代。

    然而,長期以來的電子政務建設陷入了重電子、輕政務的誤區。當我們沉浸在電子OA系統所帶來的快捷便利時,卻忽略了我們在這個平臺上所做的事情往往局限于收收文件、發發通知。而這顯然不是電子政務時代的全部內容。

    隨著電子政務平臺建設的不斷完善與深入,政務客戶需要一攬子的整體服務解決方案,市民需要能夠提供更多內容的便民服務平臺。換而言之,在未來的電子政務平臺上市民乃至政府真正需要的不應該是單純的語音或者網絡界面服務,而是可以實現語音、畫面等多種服務融合的綜合性平臺,實現一個有聲有色的電子政務新時代。

    顯然,在這方面,電信運營商有著巨大優勢。中國電信由傳統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針對不同政府客戶的信息化需求,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已經逐步成為現階段電子政務建設的主力軍。

    首先,中國電信有著極為豐富的基礎業務資源,如寬帶、電話、互聯網接入等,能夠以此為依托提供經濟高效的相關業務服務;其次,中國電信有著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能整合產業鏈上各種類型的廠商資源,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的整體服務解決方案;再次,中國電信技術能力突出,能順應“開放的平臺,統一的標準”趨勢,徹底改變電子政務建設各自為政的弊端,幫助解決信息孤島問題。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