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礦集團國際化IT經驗:信息共享平臺統一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5-12

      建立全球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是五礦集團取得國際化顯著業績并且降低運營風險的前提和關鍵。 

    在中國企業向國際化進軍前赴后繼的身影中,資源型企業一直沖鋒在最前面。其中的典型之一,就是國內最大的金屬礦產品公司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五礦集團”)。今年2月底,五礦集團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在人民大會堂簽署合資協議,共同開發智利銅資源項目。該項協議的達成,也使得五礦集團在海外發展上再下一城。 

    不過,盡管五礦集團在國際化道路上成績顯著,集團高層卻依然不敢掉以輕心。在今年年初的五礦集團海外工作會議上,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在要求各海外分公司貫徹集團戰略轉型的整體思路之外,還特別提醒海外分公司的老總們,要嚴密防范經營中的各種風險。 

    事實上,由于五礦集團轉型和海外擴張,經營風險正在變得越來越大。“首先是信息風險、管理風險,”五礦集團信息中心總經理張秋波認為,風險的管控需要IT部門更多的參與,因此,五礦集團為IT部門制定了“兩步走”戰略:首先做好支持戰略;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化為企業決策的參與者。 

    管控風險 

    信息的風險,在于缺乏全球統一的信息系統共享平臺。張秋波認為,從集團管控角度而言,IT部門須為集團解決這一問題。 

    多年的國際征戰,已經使五礦集團擁有了40多家海外合資或獨資企業,業務遍布各大洲主要國家。海外擴張的同時,五礦集團的整體業務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從原先單純依靠貿易的盈利模式,逐漸發展成為以貿易為基礎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其中,生產企業對五礦集團的利潤貢獻率接近50%。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的地域和業務雙重擴張,給五礦集團現有的信息系統出了一個難題。 

    IT部門必須根據五礦集團的戰略轉型,調整自己的商業科技戰略。不過,幾番調查下來,IT部門發現面臨的挑戰是空前的。 

    “首先,軟件難以統一。特別是西方小語種國家。”張秋波承認,由于各個國家的工商、稅務、法規不同,海外分公司的財務軟件、流程難以統一。五礦集團不得不長期采取變通的辦法:有的國家同時運行兩套軟件;有的則干脆以定期報送財務報表的方式來集中財務數據。信息集中的周期,一開始是月報,后來為了加強管理,改為周報。但是顯然還不能實現實時可視化的管理。 

    數據系統無法共享的原因,除了軟件系統的不統一,還在于無法解決軟件接口的標準問題。有的國家規定,在其境內運營的公司,企業的財務系統必須使用當地的系統,比如法國。不得已,五礦集團只好保證各地財務系統上的相對獨立,先實現業務系統的統一規劃。 

    由于歷史的原因,五礦集團中國大本營的IT系統,也面臨整合的迫切要求。如同國際化的腳步,五礦集團在信息技術部署方面,也走在了國內企業的前列。不過,這也給五礦集團留下了不少歷史難題。早在1985年,五礦集團就以減輕基層員工繁重復雜勞動為目的,以自行獨立開發的方式,開始進行IT系統的建設。這使五礦集團比一般企業更早地享受到了IT系統所帶來的效益,卻也埋下了系統分割、標準各不統一、數據無法共享的隱患。 

    整合系統 

    系統統一、數據共享,是防范經營風險的基礎。五礦集團正在以漸進的方式,逐步解決其國際化進程中的IT難題。 

    早在2001年,五礦集團制訂的“五礦集團信息發展規劃”中,就將信息集成的目標放在了首位,指出要建立總公司信息化標準體系,實現數據的高度集中和信息的充分共享。緊接著,五礦集團建立了集團內的信息化標準體系,涵蓋數據元素、代碼、數據接口3大部分。在此基礎上,五礦集團開發了全球協同辦公系統。 

    張秋波透露,在2005年業務流程梳理和優化的基礎上,目前五礦集團正計劃實施國外軟件公司的大型套裝軟件。原因在于思愛普軟件系統公司(SAP)、甲骨文公司(Oracle)等公司的大型套裝軟件,已經獲得了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當地軟件認證,同時語種也比較豐富,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五礦集團系統不統一的問題。“我們的技術積累已經比較雄厚,在技術上問題已經不大。”張秋波表示。 

    在解決不同系統的接口問題上,五礦集團已經采用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的Messege Broker軟件建設了企業應用集成(EAI)系統,這樣能夠完成不同軟件間的信息交換。如果今后“國外收購的企業在系統上不一樣,就可以考慮是重新上一套系統,還是用EAI系統對接。”張秋波說道。 

    對于企業高層來說,建立全球統一信息共享平臺,在防范風險的同時,還可以起到決策支持的作用。 

    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完成初級信息系統建設任務后,五礦集團就一直在努力使信息系統為中間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迄今為止,已經實施了數據倉庫項目,部署了博奧杰公司(Business Objects)的數據分析軟件等。張秋波確信,一旦全球數據實現共享,將大大提高五礦集團的決策反應速度以及整體運營效率。 

    盡管前路挑戰重重,五礦集團的IT部門,目前不僅起到了戰略支持的作用,而且作為決策參與者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對此,作為IT部門負責人的張秋波多少有些欣慰。 

    五礦集團國際化IT經驗 

    開發模式:五礦集團一般自主開發應用系統。每個開發項目組由五礦集團的IT人員主管,選定一個IT服務公司,并由該公司技術人員參與到項目中來。 

    海外公司的應用開發有兩種情況:一是由項目組先做簡單需求分析,再派人到海外公司或是海外公司的具體業務負責人到國內做進一步的細化需求分析,然后決定項目放在國內還是海外分公司進行;二是先在國內開發標準的核心業務模塊,然后由海外公司進行二次開發,這大大避免了全部在國外進行應用開發或購買國外軟件系統的高成本。 

    網絡存儲:五礦集團的很多早期系統都是C/S架構(Client/Server,客戶端/服務器模式),近年大多已升級為B/S架構(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所有海外公司的數據都可以實現集中線下存儲,并保存在中國的服務器上,即使海外公司發生故障或變故,業務數據也不會丟失。 

    服務:五礦集團海外公司IT設施的日常維護,大部分都外包給了當地的IT服務公司。這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IT服務更本地化更及時。而在某些國家,譬如日本,由于當地絕大多數公司都習慣于IT設備租賃,更不存在服務問題。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