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臉識別或成AI產業化突破口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7-08-03

    一直以前沿概念示人的人工智能,如今正逐步向實用化邁進。在近日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金融展上,人工智能技術就成功地“喧賓奪主”,把本以金融為主題的國際展會,變成自己產業化成績的秀場。

    除了各大金融機構外,今年的金融展還吸引了包括柯達、松下、恩智浦半導體、富士通、中軟高科、瑞銀科技、維融電子、Vertiv在內等上百家國內外金融科技企業,展示了移動金融、金融安全、卡技術及支付、自助設備終端、金融機具及配件、IT系統解決方案等大量新產品、新技術。

    其中,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最為引人關注。針對銀行等機構日常工作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科技企業用愈加精確的“識別”給出了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去銀行窗口辦業務都是讓公眾頭疼的事情。等待之外,不斷增加的驗證手續極大拖延了時間。

    中軟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柜務通”智能高拍儀,就給了銀行等柜臺窗口行業一個提升效率的解決方案。這款產品利用物聯網及互聯網技術,將人臉識別、身份證識別、刷臉識別、高拍、雙錄、訪客系統、智能控制等功能加以整合,把過往繁瑣的刷證件、拍照片等驗證手續,精簡至最少,非常適合在金融、政府、教育、醫療、保險等機構柜臺場景下應用。

    在騰訊微眾銀行站臺,觀眾只要對著手機攝像頭眨眼、點頭,就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在微眾銀行網站進行注冊和登錄。有觀眾用他人的照片蓋住臉部,想通過人臉識別登錄,結果被手機告知登錄失敗。據微眾銀行介紹,其客戶身份核驗方式采用了騰訊的人臉識別和活體監測技術,包括人臉活體監測、五官配準、唇動分析、聲紋識別等技術。

    業內人士表示,人臉識別之所以跑在人工智能產業化的最前面,在于當前人工智能的產業應用,初級產業過多,需要一個突破口。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已經提出,要重點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其中就包括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發展本身創造的新領域。”中軟高科總經理李永杰說。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之外,現場許多企業還展示了人臉識別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例如中軟高科的智能雙屏訪客機,能夠不受年齡、發型、佩戴無、五官微變化等干擾,準確識別來客身份避免了虛假注冊、人證不符情況,還能通過公安聯網設備發現是否為通緝人員,及時報警。

    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人臉識別尤其是二維人臉識別在技術領域已沒有瓶頸,金融支付外,公共安全、門禁等有望成為爆發的起點。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