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讓手機屏任何位置都能識別身份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07-10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了一項材料科學新突破:韓國科學家團隊用超長銀納米纖維和純銀納米線組成的隨機混合網絡納米結構,創造出新型透明電極,進而產生一種透明的指紋傳感器。在智能手機屏幕上的演示表明,這種傳感器可以讓用戶將手指放在屏幕的任何位置進行身份識別,而不需要使用指紋激活按鈕。

    指紋傳感器是電子設備實現指紋自動采集的關鍵器件。其需要在一顆不足0.5平方厘米的晶片表面集成10000個以上的半導體傳感單元,因此盡管指紋采集現在已很常見,但指紋傳感器的制造仍屬于一項綜合性強、技術復雜度高、制造工藝難的高新技術。

    消費電子市場一直大力追求透明的指紋傳感器。不過,現階段的技術受限于關鍵性的設計限制,比如需要開發出具有光傳輸和電子導電功能高的透明電極。而此次,科學家終于推出了制造智能手機的指紋傳感器陣列,這些陣列可以同步檢測觸覺壓力和手指皮膚溫度。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研究所科學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方法,來制造柔性透明的多功能傳感器陣列。該設計的秘訣在于根據由超長銀納米纖維和純銀納米線組成的隨機混合網絡納米結構,創造出新型透明電極。

    這種混合網絡表現出較高的光傳輸力和低電阻,極耐機械彎折。將其融入指紋傳感器陣列后,就得到一個高分辨率裝置,能夠準確可靠地檢測觸摸條件下指紋的脊谷區域。

    研究團隊將指紋傳感器陣列、壓敏晶體管和溫度傳感器集成至智能手機顯示屏,借此展示了這項新技術在移動設備上的可應用性。這也意味著,這種傳感器有望在未來取代指紋激活按鈕。

    總編輯圈點

    手機迭代升級的速度太快,快到讓人難以記起幾年前的它,更難以想象幾年后的它。如今我們對手機指紋解鎖、指紋支付習以為常,簡直都忘了曾經每天輸入密碼千百遍。這種“進化”還在繼續:新上市的全面屏手機,正在用屏下指紋識別替代指紋識別鍵,只是指紋采集的位置依然固定。也許再過幾年,隨意觸摸手機任何位置都能解鎖。但愿那時,你還記得它曾經有個指紋識別鍵。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