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9日,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暨智慧醫療專家委員會年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此次大會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與智慧醫療專家委員會聯合主辦,以“開放、變革、發展”為主題,40余位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優秀企業、市場研究機構等領導與專家、高層進行了精彩的演講,與來自北京、遼寧、山西、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的600余位醫院代表及行業精英,針對醫療健康大數據的開放、創新、應用、互聯互通、信息安全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會議的召開,是在國家政策與規劃的指導下,順應了醫療健康大數據發展的需求。在今年召開的全國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曾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口全覆蓋、生命全過程、工作全天候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今年將組織開展健康醫療信息數據應用立法研究,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依法有序開放。
在28日上午舉行的高層報告中,貴州衛計委信息中心主任嚴剛提出,貴州省希望打造開放的衛生云平臺,未來將重點從三個層面展開工作:一是通過智慧醫療的工程解決醫療機構、工作服務機構內部的服務能力問題。二是通過結合“互聯網+”,對社會第三方開放資源提供服務。三是建立遠程醫療的技術服務體系,建設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立一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的服務體系,實現互聯互通,實現醫院和醫院、醫生和醫生、護士和護士之間的工作。
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劉保延以《中醫藥與大數據發展》為題,全面闡述了在大數據時代,中醫藥也需要大數據的支持。金山云CEO在演講中重點提到,云計算是未來智慧醫療不可缺失的平臺;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于廣軍從健康管理、治療優化、提升管理、科學研究、藥品研發等五方面揭示了醫療健康大數據有哪些研究和應用的價值;心醫國際副總裁劉鵬、IBM中國醫療衛生與生命科學行業總經理劉洪、中國移動政企客戶分公司醫療行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劉金鑫以公司實踐探索經驗,分享了新時代下,醫療健康大數據遠程醫療的服務與建設經驗、大數據與未來醫療、大數據引領未來等主題內容;無線醫療物聯網總體設計規劃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組組長焦秉立,針對自己多年對遠程醫療和社區醫療信息化的無線物聯網技術總體研究,指出醫療物聯網需要基礎框架,未來網絡下應該為數據信息采集讓出一個安全的通道。
此次會議主題論壇有醫療健康大數據商業與價值論壇、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與創新論壇、醫療健康大數據建設論壇。
商業與價值論壇上,阿里醫療云首席架構師李虹系統地介紹了阿里的大數據之路,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醫療統計中心李衛、301醫院高工余浩、西安交通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郭佑民等9位專家從各自的研究領域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大數據帶來的更多價值,
在應用與創新論壇上,湘雅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馮嵩、北京協和醫學院醫院管理處處長王海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學信息中心研究員何雨生則以實踐經驗,闡述了在大數據時代,醫院的信息化帶來的思考和創新;北京悅優博邁科技有限公司CEO楊玉峰、血糖高管創始人歐陽俊、甲骨文大中華區醫療衛生行業總監侯雪橋等,分別以自己公司在大數據領域的探索分析,分享了大數據在應用和創新上的實踐經驗。
在醫療健康大數據建設論壇上,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陳東風、溫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陳肖鳴、眾陽軟件、浪潮集團、飛塔集團等8位醫院代表及企業專家則就醫院大數據建設、整體規劃思路、大數據信息安全、互聯網+、智慧醫療等主題做了精彩的報告。
在會后的高層對話環節,各位嘉賓針對醫療健康大數據如何落地的問題,展開了深入廣泛的交流對話。NIVDIA行業業務拓展總監何猶卿認為:大數據很火熱,實施起來有很多的阻力,推進起來比較慢。因為現在的大數據也包括一些態度,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要是沒有足夠多的樣本、足夠標識好的樣本,這個事也很難推進。可能我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在積累經驗,現在大家有這樣的意識,就可以在前期為進一步利用數據做一些準備。
醫療大數據的機制,在整個大數據的產生、使用過程中確實很復雜。醫療健康大數據的落地,需要我們不局限于追求某一條數據無偏差,要把眾多的樣本放在一起,追求共性和通用性。
此次大會規模宏大,參展企業眾多,怡成生物、貼心醫生、中科曙光等十多家創新應用企業現場展示了相關產品與方案。
2015年是醫療健康大數據和醫療信息化蓬勃發展的一年,此次2015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峰會,是一場盛大的行業交流會議,會議議題全面,行業精英觀點碰撞激烈,交流探討深刻,為我國醫療健康的數據的發展提供前瞻的思想,為研究制定促進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的政策和戰略提供更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