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趨勢與規劃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旨在科學制定高校“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升高校在新形勢下數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服務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互聯網時代的智慧學習與開放教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重點高校代表,圍繞高校“十三五”期間信息化發展趨勢,尤其是如何服務智慧學習與大學的開放教育進行探討,并就如何做好“十三五”信息化規劃進行交流。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認為,探討“十三五”時期高校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與規劃,特別是如何以信息化推動高校發展,滿足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應用的需要,服務國家社會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他分析了“十二五”時期信息化發展存在的不足,認為“十三五”時期高校信息化亟待破解兩大問題,一是體制機制問題,二是實際應用問題。他建議,要重點結合國家教育發展及學校自身發展實際需求,加強合作共享破解體制機制難題,以系統、客觀的數據評估出信息化在推動學生成長成材、素養提升、創新能力發展以及提升教師教學效率、提高科研質量等方面的實際效果,探索出一條中國高校信息化發展之路,使更多高校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中國科協副主席、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組長趙沁平院士重點介紹了虛擬現實技術在仿真教學、技能培訓、校園管理等教育領域內的應用。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麗重點分析了以慕課為代表的在線教育對高等教育生態體系的影響以及未來高等教育的變革趨勢。
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120多所知名高校相關負責人、教育信息化領域專家學者及師生代表等共200多人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