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將2019年半導體存儲器增長率預期從6月時的增長3.7%下調為下降0.3%。半導體整體的預期也從增長4.4%下調為增長2.6%。占整體3成的存儲器狀況低迷拉低了預期。
最主要因素是占半導體存儲器4成的智能手機市場的異變和沒有降溫跡象的中美貿易摩擦隱憂。
全球智能手機供貨量2018年1-9月同比減少4%。自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以后,手機市場保持了迅速擴大的勢頭,但如今缺少明顯的技術創新,再加上市場也日趨飽和,今后難以期待明顯增長。
半導體市場到2016年之前一直徘徊在3000億美元左右,到2017年增長2成,突破了4000億美元。2018年也有望維持15%左右的增長。
半導體產業存在著以2-3年為階段的“硅周期”,隨著個人電腦的代際更替和半導體功能提高,半導體產業也會反復出現繁榮和蕭條的周期性。但是,谷歌等美國IT巨頭拉動的數據經濟圈不斷擴大。“物聯網(IoT)”也取得進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半導體已經進入高增長長期持續的新階段。
在這種“超級周期論”受到考驗的背景下,半導體大型廠商將不得不調整戰略。
英國調查公司IHSMarkit的統計顯示,世界半導體工廠的整體開工率目前維持了90%以上的高水平。今后,如果需求減少,開工率下降,將導致廠商的盈利惡化。
10月底,世界最大半導體企業韓國三星電子副社長李明振表示,“10-12月業績與7-9月相比將有所惡化”,提出了時隔約3年出現盈利惡化的看法。2018年半導體設備投資將比上年減少9%。
收購東芝存儲器的美日韓聯盟的主導者、美國貝恩資本(BainCapital)的日本代表杉本勇次表示,“存儲器需求中長期將增長”,但他也同時稱“我們正與東芝存儲器進行討論,看短期調整局面將持續至何時”。
由于供需平衡的惡化,用于數據長期存儲的閃存與年初相比降價3成以上。此外,中國啟動半導體的國產化,存儲器的全面量產將于2019年以后啟動。或許會像鋼鐵和造船產業一樣,半導體產業也可能出現中國過剩供給導致行情波動的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