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要面相未來 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3-05-31

    對于信息化在“新四化”中的位置,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國家信息中心主任高新民指出,“信息化建設要面向未來,面向問題。”他強調,要以信息化引領和支撐其他“三化”,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標,而是一種驅動力,是一種時代賦予的機遇,真正的目標是其他“三化”。

    信息化要面相未來

    “信息化不是說一說、吵一吵就挺熱乎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指出,現在最主要是要加深大家對“信息化是什么”的共同理解和認識。“信息化是由信息技術推動的一種經濟社會轉型。這是我對信息化的概括。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深刻的過程。”從國際上來說,始自上世紀50年代的信息化已經從微觀層面進而影響、波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在高新民看來,信息化助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思路主要有兩條:一是增長方式的轉變。從依靠粗放型增長轉到集約型增長,更加依賴知識、科技、創新等要素,在此過程中,信息化起著關鍵作用;二是發展之后,實現全民普惠式的共享成果,緩解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不同階層的差距,實現均衡化,使人們能夠均等地享受到基本信息化服務。當然實現這個目標要有個過程。如通過遠程教育,可以將優質的教育資源能夠比較快的送到中西部等偏遠地區,使弱勢群體能夠公平地享有時代的發展機遇。

    “信息化本身能夠產生便利的知識傳播和獲得的途徑,勞動力素質也只有在信息化時代才能夠普遍提高。現在,人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手機上網獲得資訊、在線閱讀和實時溝通,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高新民強調。

    作為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高新民常年負責大量的研究課題。目前,智慧城市成為他的研究重點。在他看來,智慧城市將是信息化的高級階段。“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是兩個‘面向’:一個是面向未來,用信息化引領城市可持續發展,緩解城市病;另一個是面向問題,以建設可持續、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為目標,讓人們不再生活在霧霾和交通擁堵里面。”

    高新民指出,北京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交通擁堵和環境霧霾。“所以要面向未來制定城市科學發展的目標,這些目標不是以5年、10年為限,而是要把眼光放到幾十年甚至更長。已經存在的問題,要逐步通過信息化去改進、解決。”

    推動“兩化融合”

    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同志強調了“積極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應用”。

    工業化和信息化這兩種進程疊加在一起,融合之后尋求的是什么狀態,需求的是什么“化”,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徐愈指出,兩化融合之后,工業化可能就不再是傳統工業主導的經濟形態,而應該是網絡經濟和制造業的更加緊密的結合,比如,新一輪產業革命可能會帶來的個性化需求、定制、制造等這些形態占據主要位置。

    推動“兩化融合”,實際上是要建立一種更有效的、更有競爭力的經濟形態。這是在推進“兩化融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不能用原有的思維框框去看正在做的這些事情。一定要有創新思維,開拓進取,這才是核心和關鍵。

    針對當前的形式,徐愈認為,“兩化融合”大的方面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兩化融合”的需求保持一個上升的勢頭。一方面,是這些年融合效果明顯,但增速又不會大幅度上升。“兩化融合”絕對需求會增長,但增速不會太樂觀。當前,傳統工業企業面臨產能過剩、利潤下滑的局面,企業可能不會往這方面投資或者不愿意做這種調整,這種現象是普遍的。另一方面,從網絡經濟發展的規律來說,“兩化融合”還受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其威力還沒有充分得到釋放。

    第二,企業特別是制造企業的預算日益精細化。企業對信息化的成本控制越來越嚴,對降低信息化服務成本、改變信息化服務模式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服務商能夠以新服務模式來降低服務價格。

    第三,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制造和服務日益融為一體。大的方面來說,是如何通過個性化制造來滿足分散的需求,從而實現制造跟服務相結合。很多問題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或者一個政府部門的事情,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跨行業、跨部門的融合。

    今年“兩化”關鍵詞是“創新發展”。適應“兩化融合”內涵的變化,既要站得高,又要腳踏實地。“兩化融合”不是一成不變的,內涵隨著時代發展也在發生變化。徐愈認為,變化的方向應體現在4個方面:第一,引領智能工業的發展,提高智能化水平,推動智能工業試點;第二,推動新的信息服務模式的建立,推動工業“云”服務平臺。不會像過去那樣僅僅提供SaaS、PasS服務,現在要轉向制造領域的研發、工藝、設計和工程服務,從而大大降低企業應用信息技術的成本;第三,通過開展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試點,嘗試推動做大“兩化融合”的市場,跳出行業市場的局限,推動跨部門的融合;第四,用新思路、新手段更好地統籌安全和發展,建立信息安全審核機制。這是解決關鍵設施、關鍵設備等工業控制領域安全和發展的路徑。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