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做船海科技信息化產業的“隱形冠軍”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02-26

      隨著技術創新、客戶需求以及外部環境因素的加速變化,數字化技術和制造業的結合正越來越緊密,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正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商迎來新一波發展浪潮。

    對于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工業而言,因其具備產業鏈覆蓋廣、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產品突出、發展態勢明顯、區域經濟帶動性強等優勢,被視為國家重點發展建設的工業領域。因此,作為船舶行業的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船海智云”平臺一經推出,備受廣大業界企業的關注。

    1.jpg 

    據了解,中船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互聯)是中船集團下屬大型骨干制造企業——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為落實中船集團“世界領先的海洋科技工業集團”戰略目標,中船互聯的“船海智云”平臺也因此孕育而生。近日,《工業互聯網世界》&《通信產業報》(網)記者特別采訪到中船互聯副總經理朱宇,探討了船舶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的痛點與難點。

    微信圖片_20190226103252.jpg 

    據朱宇介紹,船舶產品典型特征是零件數量級大、主尺度大、生命周期長,以大型豪華郵輪為例,其零件數超過2500萬個,長度超過350米、船寬大于60米、高大于70米、噸位超過20萬噸。一般從設計到交付、保修期維護,全船壽命一般10年至30年,中間需經歷多次大修,流程也極其繁瑣。

    并且,船舶制造業具備服務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物資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及技術密集型五大特征,配套服務方面,為其提供各種原材料和配套產品的企業覆蓋國民經濟122個產業部門中的98個,國民經濟中關聯面高達80%;涉及工種繁多,勞動力并行投入數千人,立體作業現象頻繁,作業時間長;船舶建造中使用物資超過5000類,且非標物資種類繁多;船舶建造經費以億元為單位,配套企業眾多且遍布各地,物資庫存周轉率較低,資金占用率高;研發設計環節復雜,涉及數十個專業分工,設計變更關聯多家機構。

    除此之外,隨著企業全球化業務的發展,船東對船舶產品的個性化定制要求越來越廣泛,船用設備物資的種類和供應渠道也越來越多,物流模式越來越復雜,如何實現跨業務模塊的流程優化、多信息化平臺的高效集成應用,船企與船東、供應商、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間的橫向端對端集成,其要求越來越迫切。

    船舶制造業的這些特征,決定其與其他離散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建設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朱宇看來,船舶行業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需求是面向全流程的整體頂層解決方案,并且是要具備直觀可復制性。

    首先是船舶工業企業需要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加速船舶智能制造的實現。

    朱宇表示,船海企業面臨智能制造改造升級,工業互聯網在船舶制造數據感知、工業物聯網的標準和技術,能有效支撐船體分段智能制造車間、智能涂裝車間等車間建設與應用要求,達到資源、設備、工藝、數據的有機聯動,實時動態獲取船舶制造過程中生產資源、零部件質量、物流配送、計劃執行狀態等信息,實現實現智能計劃排產、智能生產協同、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智能資源管理、智能過程管理、智能決策支持等實際應用。

    其次是船舶工業企業需要通過物聯建設及邊緣應用,打通現場層數據瓶頸,有效合理組織生產。

    朱宇表示,當前船舶建造的流程不夠精益化,精度低、不準時,各種現場信息傳遞不及時而造成的問題經常出現,影響了生產節拍的有序和流暢,延長了船舶建造周期,增加了建造成本。

    通過對部分生產線的物聯改造、智能控制、大數據分析將有效縮短核心零部件新產品研制周期,降低產品不良品率,提高設備生產,提高設備能源利用率。

    最后是船舶工業企業需要通過供應鏈協同應用,提高上下游信息共享水平,催生新型產業和新型制造模式。

    朱宇表示,目前信息共享大多存在于核心造船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較少能呈現在造船供應鏈的各節點企業之間。因此,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微服務框架,打通造船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信息系統的通信鏈路,打破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孤島和封閉,最終降低全鏈條企業的信息成本和經營成本,提升整個造船供應鏈的協同效率。

    此外,圍繞產建造供應鏈打造以協同研制為目的的工業互聯生態圈,聚集有代表性的企業,共同制定全鏈統一的供應商評價指標,將有效解決船舶行業的物資配套設備多樣化的特點,扶持關鍵優質供應商建立穩固的供應鏈地位,同時進一步發掘潛在合作伙伴,吸引其進入供應商名錄,實現長期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維護。

    微信圖片_20190226102612.jpg 

    以“船海智云”推出的工業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應用為例,通過相關供應鏈應用上云,在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開展應用實施,將不僅為實現供應鏈生態閉環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企業利潤的提升,還基于物資集中采購業務以及生成的歷史價格趨勢數據,完成對物資價格的智慧預測,為企業集中采購的規模化效應提供基礎數據的支撐,企業原材料采購周期平均縮短15天,原材料采購成本降低10%。

    “學貴專,不以泛濫為賢”,工業互聯網不存在贏者通吃格局,需要更多的細分領域的企業支持,只有扎根場景才能獲得用戶與市場的青睞,朱宇表示,“船海智云”平臺是針對船海制造行業特點,立足內生需求而推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而海洋科技工業領域也將是主要用戶群體。

    談及未來,朱宇表示,隨著對船舶行業應用場景的不斷探索,未來“船海智云”平臺將不僅在船廠的制造維護與供應鏈提供解決方案上,還將在船舶運營環節提供實時的數據監測、分析、診斷和維修保養服務,助力我國船舶行業揚帆遠航。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