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案情顯示,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因不愿意入園刷臉,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根據媒體報道,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在未征得郭兵同意的情況下,以短信方式告知:“園區年卡系統已升級為人臉識別入園,原指紋識別已取消,未注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
此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個人信息采集以及合同自由的基本問題。園區廢止原有的指紋識別系統,而為年卡履約增加了一個人臉識別入園的條件,實際上改變了原來的合同內容。盡管園區覺得人臉識別提升了游客入園效率,但并不一定所有的用戶都樂意買賬。原因在于園區更關注運營的效率,而以郭兵為代表的用戶則更關心自身隱私信息的安全。商家忽略了用戶對個人信息所享有的權利,也就談不上為拒絕刷臉的用戶提供其他人性化的解決通道。
在人臉識別日漸普及的當下,人們對個人隱私信息的關注與日俱增。“人臉識別第一案”提醒那些積極嘗試人臉識別技術的商家,要對每一個人的締約自由和隱私權給予足夠的尊重。尤其在人臉識別技術尚待完善的當下,技術開發者、應用者對個人信息采集保持足夠的謹慎,才會促使越來越多的人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的技術和新的模式。通過此案,能讓人們更加明確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邊界,正是大家所期待看到的。(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