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 家:數字經濟背景下數據要素價值化勢在必行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10-19

    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其核心引擎是數據要素。“數據二十條”提出加快構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有利于充分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據要素價值化分四個階段

    數據要素價值化的本質是通過一系列技術和經濟活動,實現數據要素的商業化,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數據要素資源化、數據要素產品化、數據要素市場化和數據要素價值化。

    第一階段:數據要素資源化。從數據要素的規模性特點可以看出,單個或少量的數據難以發揮較大的應用價值,因此數據要素價值化的第一階段就是依法有序的數據采集整理、數據聚合和數據分析,實現政務數據、企業數據以及個人數據等不同類型數據要素的資源化處理。

    第二階段:數據要素產品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想實現數據要素價值化,關鍵在于形成有市場需求的“數據產品”,“數據產品”應具備多樣性、安全性和動態性等特點。例如,在交通行業,可面向乘用車制造企業提供“機動車數據產品”“新能源汽車數據產品”等,所提供的數據產品可根據需求者的要求提供訂制服務,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第三階段:數據要素市場化。數據要素市場是數據要素產品交易的重要載體,是激發和對接供需雙方的紐帶。數據要素市場可以是宏觀意義上的市場,一般由政府引導建設;也可以是綜合性平臺或組織,如各地成立的數據資源交易中心等。在數據要素市場的作用下,推動數據要素資源及數據要素產品的有序流動。

    第四階段:數據要素價值化。數據要素價值化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數據要素通過資源化、產品化、市場化后產生的直接價值;另一方面是購買方通過所購買的數據產品或數據服務對原有業務進行賦能后所產生的增長價值,可視為數據要素價值化的間接價值。例如電商平臺企業通過大數據分析,向消費者精準推送商品信息,提升了平臺的交易額。

    數據要素價值化還有四方面問題

    當前數據要素權利歸屬尚未明確,缺乏穩定和長效的數據物權保護制度。在全民互聯網環境下,“蹭熱點”“蹭流量”等現象時有發生,搶占公共資源、搶注他人商標、歪曲事實等行為引發全社會廣泛關注。同時,對于在數據采集匯聚、加工處理等環節投入智力勞動主體的合法權益缺乏法制化保護,在此背景下,數據要素的價值化發展面臨很大的阻力。

    數據要素資源跨主體流動性不足,例如政府與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數據流動機制和渠道,部分領域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僅實現了企業數據向政府單向流動。數據要素資源物權主體內流動不足,以政府數據要素為例,政府機關廣泛存在信息系統分頭建設、分頭管理現象,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煙囪”導致政府部門間很難實現數據實時交換共享。

    在政務數據方面,一方面受制于政府自身數據交換共享難度大,另一方面數據開放質量和效果有待提升,導致數據無法廣泛、高質量應用于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在企業數據方面,大量的數據分散存在于中小企業或是一些孤立的系統中,很難快速實現從數據資源到數據產品的轉換,從而無法實現數據要素價值的完全釋放。

    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具備數字化技術、管理和行業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數字化專業人才。然而,當前數字化人才缺乏,尤其在數據分析、數據建模等領域,越來越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制約因素。相關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數字人才缺口在2500萬至3000萬之間,且缺口仍在持續擴大。

    數據要素價值化應全面施策

    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

    政府應該加大數字化建設力度,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進一步規范數據要素價值化的市場環境。在數據要素權利保護與管理、數據交流與共享等方面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數據的所有權、規范數字資源的使用和流通行為,指導數據要素的價值化發展。同時,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完善數據要素治理體系,加快建立數據資源產權等制度,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推動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完善數據產權交易機制,規范培育數據交易市場主體,為數據要素價值化發展提供基礎和保障。

    推動市場主體多元發展

    一是政府應建立數字資源的共享、開放機制,加快數據開放與共享平臺建設,促進數據資源的市場流通交易,提高數據要素的利用效益和使用價值。積極參與推動國際標準的建設,探索建立全球數據資源的流通機制。二是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作用和技術優勢,推動企業數據匯聚、共享、交易,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和大數據產業繁榮發展。三是鼓勵數據科研機構、數據交易平臺等主體發揮專業優勢和平臺優勢,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化過程中權屬界定、價值評估、交易撮合、利益分配以及糾紛處理等事項的模式創新、技術支撐等,推動數據要素市場良性運轉。

    強化數據要素安全保護

    注重數據源頭安全保護,依法依規采集數據,按需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合理劃分數據敏感程度并制定相應的分級安全防護措施,打消數據生產者和數據所有者的顧慮。注重數據交易流通過程中的安全保護,加大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力度,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和隱私化計算,應對惡意攻擊與數據泄露等問題。注重在數據價值化末端的安全應用,探索“數據可轉不可改”“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可算不可識”等新模式,避免數據資源二次流轉和非法利用。

    創新數據要素行業應用

    拓展數據資源的行業應用廣度,包括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務、經濟發展、文化旅游以及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促進數據要素跨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全面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挖掘數據要素資源的行業應用深度,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深化數據要素在行業發展的業務流程中的應用,推動傳統行業發展的流程創新、模式創新和效率變革,培育數據要素支撐下的新場景、新業態。

    大力培養數字應用人才

    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高校等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合探索數字技術和應用領域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增強數字化理解和實踐能力,提高數字化轉型的人才素質。企業作為市場創新主體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在開展數字化轉型服務的過程中,注重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和應用。同時,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數字化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打造技術創新能力強、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作者:史丹青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