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金融向縱深發展 服務應用頻頻創新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10-18

    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綜合解決方案,基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數字人民幣預付費管理產品……近日,一批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在2023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集中亮相。在一系列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頻頻創新背后,是我國金融業加大研發,提升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引導金融機構關注數字金融相關基礎建設,并積極探索數據資產價值發現和交易、融資,推動數字金融新生態融合升級。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表示,在數字貨幣發展生態中,支付系統的數字化和貨幣的數字化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從技術和系統的角度看,支付系統用多種多樣的技術實現數字化。在這一過程中,支付系統的內容和工具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傳統紙鈔,而是變成了數字貨幣;從演進結果角度看,支付系統的數字化產生了多種支付產品,這些產品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就需要互通性,產生融合。

    在周小川看來,所有數字貨幣應用都依托于金融基礎設施。對于金融基礎設施來說,一方面要實現系統的相互連接,另一方面要實現通用性,并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互通性。

    金融基礎設施,特別是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依托于互聯網等智能技術的升級換代,將對數字金融和數字貨幣產生重要的影響。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表示,數字金融需要構造三大生態要素,一是金融活動數字化,二是金融監管數字化,三是貨幣數字化。其中,貨幣數字化是最難、最具挑戰性的領域。

    陸磊認為,數字技術運用于金融領域可能會使金融面對信息信任、隱私保護、數據鴻溝和金融排斥等問題,高頻智能交易或與金融市場波動存在的相關性,也值得關注和研究。

    據陸磊介紹,國家外匯管理局在推動監管和服務數字化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搭建了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依托區塊鏈技術為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提供便利;加強“數字外管”建設,設立了全國外匯數據研判中心,推動外匯風險交易報告采集,非現場監管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金融的監管和服務數字化,也體現在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實現數字金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一級巡視員王蔚介紹說,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鼓勵金融機構創立數字化金融服務平臺,支持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廣泛應用信息科技豐富金融服務場景,為在傳統金融服務邊緣的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金融資源;推動銀行保險機構系統性建設企業級風險管理平臺,建立健全數字化風險嵌入控制工具,全面提升風險監測預警智能化水平。

    圍繞數字金融應用和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副局長蔣東興表示,證監會持續推動更多數字技術應用,推進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另據了解,伴隨著數字金融走向縱深發展,北京市不斷拓展相關應用場景,持續完善對接和服務平臺,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場景發布機制,拓展數字金融應用體驗,建設聯合創新實驗室,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聯合體,并開展技術研發合作和產品服務創新,同時重點推動數字技術在普惠金融、信用與風險管理、跨境金融等領域的應用。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