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勒新技術時代出版融合發展圖景——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觀察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09-26

    9月20日至24日,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在甘肅敦煌舉辦。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數智賦能 聯結未來”。走進展館,元宇宙、VR、AR等沉浸式閱讀產品琳瑯滿目,展品匯聚了數字出版全門類、全產業鏈及各種創新形態;進入會場,關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話題討論熱烈。本屆博覽會聚焦前沿熱點,匯聚行業智慧,勾勒出新技術時代下出版融合發展的圖景。

    網絡文學成為數實融合的紐帶

    本次博覽會發布了《勇毅前行的中國數字出版——2022~2023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展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總收入達到13586.99億元,比上年增加6.46%。

    2022年,我國網絡文學持續高質量發展,精品化、產業化、生態化程度日益加深。現實題材和科幻題材成為網絡文學兩大支柱題材。2022年,新增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20余萬部,同比增長17%;新增科幻題材網文作品30余萬部,同比增長24%。

    “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品通過現實與科幻的交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學主題。網絡文學也成為連接現實世界與虛幻世界的重要紐帶橋梁。”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魏玉山解讀道。

    此外,網絡文學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主流化程度顯著提升,144部網文作品被收入國家圖書館館藏,10部網絡文學作品的數字版本被收入中國國家版本館,網絡文學價值的社會認同度明顯提高。

    數字化轉型依然是出版業熱點

    出版業數字化轉型依然是本屆博覽會的熱點話題。報告顯示,2022年,互聯網期刊、電子圖書、數字報紙的總收入為104.91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101.17億元,增幅為3.7%,但處于近三年來增速的最低點。“這表明,傳統新聞出版單位還需要依靠資源拓展新業務、探索新路徑、拓展新模式,著力提升規模實力與發展能力。”魏玉山說。

    就傳統出版業轉型而言,內容依舊是核心競爭力。“數字化時代的內容生產要轉向生產知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編輯何奎介紹,《三聯生活周刊》系統、深度地進行知識挖掘,展示知識圖譜,策劃了《尋找夏朝》《詩意中國》等封面報道,重溯中華文明的源流,探索現代中國的發生與興起,幫助讀者構建立體、系統的中華文明演變的知識體系。

    “我認為,將‘傳統紙書’升級為‘現代紙書’,將出版行業的‘書后服務’與‘現代服務業’對標,將是出版行業未來轉型的重要方向。”數傳集團CEO施其明說,現代紙書讓一本書與用戶之間存在的不再是一次性消費,而是反復多次的消費和更好的體驗,這為出版社拓展了新模式。

    智慧閱讀將引領未來

    “元宇宙與人工智能相結合,通過大模型、多模態、大算力的機器智能,以及跨越時空的體驗感、身臨其境的沉浸感所形成的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帶動互聯網行業進入空間計算的新時代,也為新時期的出版行業和閱讀行業開啟了革新契機,產生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魏玉山說。

    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與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聯合建設了全國首家元宇宙閱讀體驗館。“元宇宙在圖書館中的創新應用場景包括‘閱視’‘閱聽’‘閱觸’‘閱界’‘閱知’等,全感官體驗讓閱讀從文字閱讀邁向音視頻閱讀、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全真閱讀,全面刷新了讀者的閱讀模式。”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介紹。

    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元宇宙出版與閱讀實驗室主任徐升國看來,智能化、自動化的內容生成,與沉浸式互動體驗的“知識元宇宙”相結合,將成為出版業的新方向之一。“通過打造‘知識元宇宙’,促進出版業向‘知識引擎’升級,協助每個人通過全新形態的閱讀,實現生命體驗的提升。智慧閱讀將引領人類走向未來。”徐升國說。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6日 15版)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