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司法建議工作情況并發布五個典型司法建議。
據介紹,建院至今北京互聯網法院向有關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發出司法建議23份,收到回函17份,回函率達74%。發送單位中互聯網平臺占絕大多數,問題集中于平臺監管、制度機制、格式條款、技術更新等內部規范性問題。除針對個案反映的具體問題制作個案司法建議,該院還針對審執過程中發現的普遍性、系統性、苗頭性問題制作類案司法建議,推動批量化、類型化糾紛積極穩妥化解。
“北京互聯網法院堅持走重‘質’而非重‘量’的司法建議精品工程路線,切實將司法建議‘軟監督’變成‘硬手段’。”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瑞罡表示,在司法建議工作中,該院堅持個案審判與行業治理并重、事前溝通與事后反饋并重、個案分析與類案指引并重,多向互動形成治理合力,助推平臺經濟規范發展,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我院司法建議得到被建議單位的高度重視,特別是行政監管機關,回復率達到了100%。但個別行業協會與平臺企業的回復率和整改成效有待進一步提升。”趙瑞罡介紹,該院司法建議工作嚴把發出關、質量關、效果關,在為互聯網企業防范法律風險提供建議、為行政監管機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的同時,加強調查研究,將司法建議內容轉化為服務保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質量建設的舉措,最大化提升司法建議工作實效。
下一步,北京互聯網法院將構建“1+1+1+N”全鏈條治理模式,即以涉網典型案件為抓手,制作完成一份“靶向式”司法建議,整合形成一份“穿透式”綜合治理方案,建立健全一套“常態化”聯動調研、共治共享機制,解決N個潛在糾紛,以高質量司法建議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記者 趙 巖 通訊員 吳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