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宏仁副會長:關于協會開展工作的幾點考慮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10-18

    編者按:本文是周宏仁同志在“2007年信息協會秘書長工作會議”上,就信息協會工作談的一些指導性意見,通篇言簡意賅,寓意深刻;發人深省,使人振奮。

        定位問題歷來是協會的立身之本。信息協會在中國信息化的大市場當中應該做什么,把著力點放在哪里,這是協會每個同志必須明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清楚,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走偏方向。我國的信息化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競爭激烈,群雄并起,早已不是“為所欲為”的時代。信息協會要想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根據社會(市場)的需求和自身的條件去找準協會的定位,關鍵不在于你“想”做什么,而是你“能”做什么?哪一塊市場是你的?找準了,再花力氣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接下來的問題是怎么做?做協會工作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十幾年下來活動沒少搞,但形成品牌的寥寥無幾。應該按宏仁同志說的,做一件事情就要年年做下去,做出經驗,做出品牌,花的力氣會越來越小,影響會越來越大。這樣協會將來就會形成幾個品牌,這幾個品牌就可以把我們的隊伍養好,不但能活下去,而且能活得好。

        再一個重要問題是我們必須明白,對協會來講生存是第一位的,而生存必須靠自己!與計劃經濟時期不同,協會已經不再是政府拿錢養著的。要真正把協會搞好,一定要靠自我成長。如果不能自我成長,艱苦拼搏,把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依靠在政府或其他什么人身上,那是很危險的。其結果必然是業務越來越萎縮,在競爭中被淘汰。

        原文:

        1986年,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信息中心之后,我們有一種考慮,即:推進我國信息化的發展僅有國家信息中心一家是不夠的。為此,當時提出了一個由三個“腳”構成一個“鼎”的設想:第一只“腳”是國家信息中心系統,即由國家信息中心,省信息中心、以及市、縣四級信息中心構成的四級系統;第二只“腳”是中國信息技術總公司,主要考慮是建設國家信息系統將會有大量的投入,不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會都會有大量的投入,包括軟硬設備進口。當時想,“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這家公司能把該賺的利潤賺回來,既可以支持國家信息中心系統的發展,又可以在節約國家投資的同時,改善隊伍的待遇,留住人才。在非常緊迫的情況下,當時,請房維中同志親自給國家工商總局的局長打了電話,使這個總公司成為限期最后一天由國家審批的、帶“中國”字頭的最后一個公司,而且,外貿進出口權也拿到了;第三只“腳”就是中國信息協會,主要考慮是要把全社會從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團結起來,形成一個交流的平臺,促進信息化事業的發展。當時,國家計委也批準成立了中國信息協會。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由三只“腳”組成的“鼎”的結構,希望在這個基礎上把信息化事業逐步做大。

    從那時到現在,我國的信息化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協會所處的環境以及可以扮演的角色,跟20年前已經大不一樣了。當時,無論是國家信息中心系統、中國信息技術總公司、還是中國信息協會都是一家獨大,都是全國最早、最大的此類機構,在環境上、資源上、人員上都占有相當的優勢。由于我國信息化的蓬勃發展,現在,類似的機構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協會究竟怎么定位,做些什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從很多方面來考慮。因為,與計劃經濟時期不同,協會已經不再是政府拿錢養著的。要真正把協會搞好,一定要自我成長,如果不能自我成長,就有可能萎縮,有可能在競爭中最后被淘汰,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現在大的咨詢公司、中介公司、大的這種企業有的是,一個比一個實力都強。所以,協會的著力點在什么地方要想好。歸根結底,在中國信息化的大市場里,你到底要“占”哪一塊兒,你要看準了,哪塊市場是你能“啃”下來的,這是我們要想的。

    這個市場,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想。第一,政府是一個市場,包括中央政府、省市地方政府、縣級政府到鄉鎮政府,到底哪一塊你能吃得下來,吃多少,你的本事有多大;第二,是企業,有大企業、中小企業和個體企業,企業信息化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協會到底能占哪一塊,這是我們要考慮的;第三,是考慮信息化涉及的領域。從現在我國信息化的熱點來看,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農村信息化、現代物流、社區信息化、和諧社會建設、信息安全等等,協會能抓住哪一塊;還有,第四,從協會在整個社會扮演的角色來考慮,你是做研究,還是做咨詢,你是做中介,還是做培訓,還是你自己也做一些工程,在這些領域你也抓一些工程,我們到底做哪一塊,能做哪一塊。我想,從思考問題的角度來看,大概就是這些范圍。目前,決定協會命運的,不是說你想做什么,而是你能做什么;中國信息化這么大的一塊市場,哪一塊你能“啃”下來,哪個“山頭”你能把它攻下來。你“攻”下來,為社會提供服務,社會給你報酬,你就有可能不僅活下去,而且活得好。我想,對協會來講生存是第一位的,不能指望政府給你補貼,因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市場化,即使是跟政府打交道,為政府服務,政府也是以市場化的方式來進行的。具體到省、市的信息協會,每一個協會的特點都不一樣,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哪一塊。但是,我們要有一個總的思路,在一個想好的范圍之內我去抓工作。任何一個協會都要有自己的品牌,你在某一個方面長期去做,不斷去做,做成品牌,形成一個優勢,就可以越做越好。協會要避免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沒有后續行動;不能狗熊掰棒子,做一件事情就要年年做下去,做出經驗,做出品牌,花的力氣會越來越小,影響會越來越大。然后,再做另一件事情,再做成品牌。我們要有這個思路,這樣協會將來就會形成幾個品牌,這幾個品牌就可把我們的隊伍養好,不但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比同行業好;這樣協會就火了。這方面,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按這樣幾個方向去思考應該是可以成功的。

        在這樣大好的信息化形勢之下,協會不應該“活”不下去,而是應該活得很好。政府的優勢要用盡,市場的好處要拿到,協會就會越辦越好。本屆協會在盧會長的帶領下很多方面是很有起色的。做好協會工作要靠大家,群策群力。省信息協會應該向國家信息協會提要求,國家信息協會也是一面旗幟,大家互相支援,關鍵是要形成一個團隊。我剛才講的由三只腳組成的“鼎”的結構,國家信息中心是一個系統,信息協會是一個系統,中國信息技術總公司是一個系統,三個系統是有配合有默契的,這樣就能把山頭想做的事情做好。最忌諱的是各自為戰,你干你的,他干他的,甚至把一個中心分成幾十家公司,這樣,拳頭就沒有了,就沒有競爭力了。所以,各級協會一定要團結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充分發揮“集團”的優勢。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