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11時,北京懷柔湯河口鎮通信網絡恢復。
8月3日18時,北京房山最后兩個失聯村傳出平安的消息。
8月4日17時,北京門頭溝雁翅鎮居民與家人取得聯系。
8月4日,河北涿州市義和莊鎮居民撥通親友的手機。
一條條“通信生命線”的貫通,無不得益于中國電信打造的應急通信利器——天通衛星電話。
在本次京津冀等地遭遇的洪澇地質災害中,從支撐防汛救災指揮到搭建應急通信橋梁,中國電信高品質、高可靠的衛星通信服務,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應急通信的敏銳守望者
未雨綢繆,聞“汛”而動。接到超強臺風“杜蘇芮”登陸預警后,中國電信衛星公司(以下簡稱“衛星公司”)應急通信保障機制迅速啟動。
調撥天通衛星終端應急儲備,落實汛期值班值守安排;規劃衛星資源,優化衛星控制信道數量……各項重點保障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前線突擊隊整裝待發。衛星地面站、調度大屏前、整備集結點,電信衛星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詮釋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衛星公司全體干部員工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認真落實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黨組各項工作部署,忠實履行央企責任,全力確保天通衛星在突發狀況和極端條件下,為搶險救援工作以及普通公眾的各方面通信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的兜底保障。
7月26日至30日,暴雨步步逼近,電信衛星人枕戈待旦:進行天通衛星電話撥測18萬次,7月28日單日撥測超2.5萬次;針對2700余戶欠費用戶進行免停機保障,完成2400余戶用戶新增開卡,客服部門接聽咨詢熱線4300余次。
“通信生命線”的堅定捍衛者
7月29日晚,暴雨襲來,力可拔山。
隨著降水量不斷攀升,河水水位猛漲,北京防汛形勢愈加嚴峻,電信衛星人憑借豐富的經驗認識到:最緊最急的階段已經到來。
7月30日晚,保障需求來了!房山區政府急需衛星電話支援,河北廊坊電信請求天通電話支撐……
衛星公司火速響應,應急隊員裴志勇、周偉攜50部天通衛星電話奔赴房山,并于次日凌晨5時完成全部號卡的開通與終端調測;應急隊員宋玉海與鐘震冒雨駕車1個多小時,于次日凌晨0時30分將3部天通衛星電話送至河北廊坊。
為了讓通信早一秒恢復,電信衛星人挺身而出,冒雨、涉水、翻山、越嶺,將衛星通信帶到應急搶險的第一線、信號恢復的最難處、群眾需求的每一點。
應急隊員吳慧謙攜帶5部天通衛星終端、1套Ka+LTE背包便攜站趕赴一線,依次為北京門頭溝山區韓臺村、狼兒峪村搶險工作提供通信保障。
應急隊員張偉鋼駕駛4G衛星通信車奔赴搶險救災一線,輾轉北京房山3個鎮,恢復多處重點區域通信。
應急隊員朱林和劉宇攜帶衛星便攜站冒雨前往河北涿州,為當地搶險救災工作提供通信保障,并協助中國電信無人科技技術創新中心調試機載便攜站。
這些活躍在一線的應急隊員,展現了紅色電信的初心和擔當。
與他們為伴的衛星通信設備,體現著中國電信強大的天地一體網絡實力。衛星通信車功能強大、信號穩定,可為重點區域提供長時間通信保障。Ka+LTE背包便攜站靈活機動,是難、險、急點通信補盲的不二之選。衛星便攜站乘無人機飛上高空,能為較大范圍內的用戶提供通信信號。
據了解,針對應急搶險任務特點,聯合工信部應急保障中心研發的天通智能調度平臺,在本次京津冀洪澇地質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平臺利用數字化手段賦能終端管控,實現對各類天通終端的日常管理、集中調度和遠程指揮,堅持做到“平時管得好、戰時用得上、現場可定位、行動有軌跡、遠程可指揮”,滿足各類應急搶險和通信保障任務需求。投用以來,平臺能力在全國多次應急通信保障任務中得到充分驗證,獲得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的肯定。
截至8月8日9時,衛星公司向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等受災地區調配天通衛星電話近1900部,為以上地區共計14985戶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8月6日0時至24時,天通衛星電話服務用戶532戶通話5455次,通話總時長達13989分鐘;累計投入各型衛星通信車14輛次、Ka+LTE便攜基站5套、天通貓和天通精靈兩型衛星通信終端5個,開通天通號卡1566張;多名電信衛星人仍堅守在應急通信一線。
衛星通信前沿的進取探索者
“村民都到臨時指揮點借衛星電話打電話!”
“衛星電話真是幫了大忙!”
衛星通信是應急搶險的“千里眼”“順風耳”,中國電信天通衛星電話在救災應急指揮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話接通,群眾欣喜的笑容是對電信衛星人最大的肯定。
在應急大考中的高分表現,源自衛星公司多年積累的衛星通信技術研發應用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也把“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為陸海空天各類用戶提供全球信息網絡服務”擺在了顯要位置。
目前,中國電信衛星研發鏈已經高質量完成多項研發任務,掌握衛星通信多領域關鍵技術,加快6G衛星組網架構的標準制定、技術攻關,為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在應急保障的關鍵時刻,衛星公司是保障“通信生命線”的中堅力量。
精技術、善創新、瞻前沿,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衛星公司是通信事業發展的科創生力軍。
邁上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新征程,提升我國衛星通信能力,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繁榮,是衛星公司的不懈追求和光榮使命。(作者: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