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近日發布了《中國智慧水利市場分析與領導者實踐,2023》報告,報告對水利數字化的發展歷程、數字技術應用、數字化投資情況、智慧水利市場規模、商業模式、核心技術提供商生態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經過了“信息化起步”“金水工程”“數字水利”等階段,現已邁入“智慧水利”的全新發展階段。“十四五”以來,國家多次在政策層面推動智慧水利體系的構建。“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構建智慧水利體系,以流域為單元提升水情測報和智能調度能力”。
隨著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工程建設的持續推進,技術平臺化趨勢進一步深化,海量的數據與豐富的模型匯聚形成以數字孿生平臺為核心的數字孿生體系,實現水利活動在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的實時共生。
目前水利行業的數字化投資占比保持在1%~2%,在相關政策和項目的推動下,未來幾年將進入信息化投資加速周期,預計2025年投資占比達到2.2%,屆時數字化投資比重上升會帶來每年超200億元規模的智慧水利市場空間。
智慧水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復合型集成類項目來實現,過程中往往需要專業的ICT技術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生態配合完成項目,其中包括專業的集成公司、信息基礎設施硬件公司、可視化公司、地理信息公司、仿真模型公司、感知監測類公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公司等各類公司。
IDC中國政府行業與智慧城市研究組分析師賈云軒表示,在智慧水利建設的牽引下,特別是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的穩步推動下,數字投資比例將穩步提升,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IDC注意到,技術供應商正積極布局智慧水利市場,聯合合作伙伴推出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空間信息等新興技術的解決方案,隨著新技術的持續深入應用,未來將不斷賦能水利行業構筑數字孿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