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達37.2萬億,制造業數字轉型重點有哪些
    來源: 第一財經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03-29

    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也在增加。

    “要突出重點優勢,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落地推廣,引導傳統產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在3月28日的一場會議上公開表示。

    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對我國數字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數字經濟的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2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為81.7%。

    據工信部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58.6%、77.0%。基本形成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的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過8100萬臺(套),覆蓋國民經濟45個行業大類,平臺化設計、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

    而在數實融合推進制造業轉型中,應該注意哪些發展重點?

    工業互聯網是關鍵抓手

    作為經濟的“壓艙石”,制造業對推動經濟增長和提高就業質量至關重要。

    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對世界制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但關系高質量發展的“質量效益”仍有待提高,區域之間的高質量發展水平仍存在差距。

    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的重點任務第二項即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求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在制造業轉型過程中,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是關鍵抓手。

    隨著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步入快車道,工業互聯網由銷售、物流等外部環節向研發、控制、檢測等內部環節延伸。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擴大,工業互聯網領域需要加強交流合作。

    在3月27日舉行的2023“工賦上海”創新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打造了“5G+工業互聯網、5G工廠”等中國品牌,產業規模達到1.2萬億元,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底座、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正步入規模化發展的關鍵階段。”

    在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看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和信息化的結合是一脈相承的,在制造業的各個方面,包括研發、生產、產品和產業鏈等,都可以看到數字化的作用。

    “在(制造業)轉型過程當中,不光推動了各個產業的數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時會產生新的需求。”余曉暉在上述創新大會上說,在總結了大概幾千個智能制造案例后,得出“數字化制造已經具備了規模化普及的條件”的結論,他認為我國應拓展“5G+工業互聯網”支撐能力,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作為制造業重鎮,圍繞深化經濟數字化轉型,上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工業軟件攻關突破,實施智能工廠領航行動,培育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標桿。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27日稱,上海市將打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 “上海方案”,聚焦“工賦鏈主”梯度培育,促進“平臺+園區”融合發展。特別是,加大供需兩側評估診斷力度,以評促建提升全產業數轉水平。她說今年將啟動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工作,為企業“搭脈問診”,開出數字化“藥方”。

    據介紹,經過此前三年“工賦上海”行動的推動,上海市在造船、能源、消費品、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等多條產業鏈中,確立了約10家工業互聯網鏈主,形成了行業性數字化轉型“雁陣”。未來上海將繼續大力培育和發展工業互聯網鏈主企業,最高可帶動和賦能約2000家上下游企業,推動工業互聯網核心規模攀上2000億元臺階。

    企業怎么做

    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鏈主”對于全產業鏈的升級起著關鍵作用。

    目前,上海正在培育“工賦鏈主”,助推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大平臺孵化和行業賦能,按照“一鏈一平臺”“一鏈一標準”“一鏈多工廠”“一鏈多場景”“一鏈多服務”的目標,聚焦首批十大“工賦鏈主”培育企業,平均帶動上下游30~40家中小企業開展智改數轉。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鷗稱,一個企業如果要做數字化轉型,就必須回答一個問題,也就是為什么要做數字化轉型,然后才是如何去做數字化轉型。

    他表示,江南造船作為非常典型的船舶制造業,也在2015年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之路。“當初為什么走這條路?因為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重資產、勞動密集,同時又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我們講高質量發展,從中低端往中高端走的時候,對管理、對營收和利潤提出的相應的要求就非常高。也必須走到高端發展的道路上。”

    搭建數字底座的運營商也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圍繞賦能進行產業升級。

    就在3月27日,三大運營商軍團(中國電信先進制造業混編軍團、中國移動全連接工廠軍團、中國聯通裝備制造軍團)發起助力“工賦上海”聯合行動倡議,提升上海3+6產業體系發展勢能。

    中國移動(上海公司)政企客戶中心副總經理陳卓霞告訴第一財經,作為信息服務行業的鏈主企業,他們也可以推動更多產學研用的融合。“我們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產業研究院,主要功能就是工業互聯網和時空定位,這樣在上海就能夠形成比較好的上下游的帶動,能夠聚合我們這些產業鏈的合作伙伴。”

    另一家運營商中國聯通則正在聯合工業互聯網協會等伙伴建設“工賦智聯公共服務平臺”。中國聯通裝備制造軍團常務副總裁胡衛東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平臺最大的特點是提供“菜單式”供需對接服務,基于云原生的工業APP市場、分層解耦的工業互聯網基座平臺等基礎類服務,來整合上海市公共服務資源。“通過平臺實現政府、企業、服務廠商之間實現全面互聯,為廣大企業提供專家庫、方案庫、場景庫等基礎信息服務,拉通政府、企業、解決方案供應商等產業鏈各相關環節,解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矛盾。”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