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產部:王旭東部長解讀新年發展藍圖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1-12

    2006年信息產業的宏觀發展目標是:信息產業增加值1.34萬億元。其中,通信業47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8700億元。通信業務總量1.5萬億元,增長24%;發展固定電話用戶300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800萬戶,固定電話主線普及率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達到29.1%和33.5%;通信業務收入7000億元,增長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約2000億元。

    3G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我國將抓緊研究制定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業務、資費、監管、頻率指配有關政策,加快推進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繼續做好標準化等工作。推動運營與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內容開發等環節密切合作,形成新型產業鏈,促進第三代移動通信快速健康發展。

    王部長解讀: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發展3G的條件已經具備。為務實推進我國3G的發展,監管部門要進一步落實36號文件精神,統籌兼顧、全盤考慮,將發展3G與深化電信改革、優化競爭結構、完善監管政策、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產業化、形成新的產業鏈結合起來。運營企業要做好充分準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網絡建設、業務開發、市場培育等方面工作,并確保利用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技術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通信保障和優質服務。

    轉型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電信企業應立足信息化和信息服務業,開拓市場和挖掘潛力并重,高端市場和中低端市場并重,開發新技術新業務,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引導和推動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結合實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建設企業信息化公共支撐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城市信息化,以社區服務為重點,逐步完善城市信息服務功能。

    配合有關部門推動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研究開發適合農村需要的信息資源,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積極務實地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

    王部長解讀:信息化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要了解其他行業需求并實現有機結合和互動發展,工作難度很大,但一旦實現突破,發展前景廣闊。

    資費管理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2006年,信息產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穩妥地推進資費管理改革,逐步建立電信資費的市場化形成機制。在實行上限管制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事后監管,逐步實現資費管理的法制化、程序化和透明化。

    王部長解讀:在資費管理問題上,要強化事后監管,加大對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的資費違規行為和損害用戶權益事件的查處力度。繼續做好對在用電信計費系統的檢測工作,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網絡安全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我國將推動落實移動通信用戶實名登記。加大互聯網和手機不良信息的整治力度。抓好《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和《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的宣傳貫徹工作,加強對信息服務提供者的管理。繼續推進網絡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電信設備的安全性進網檢測體系。

    做好互聯網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提高網站備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率。健全各項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和工作機制,完善網絡安全技術監測平臺,構建更加完善的應急技術支撐體系。協調電信運營企業建設網絡安全應急保障技術平臺。

    王部長解讀:做好互聯網管理基礎性工作,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網絡安全應急技術支撐體系,不斷提高技術支撐能力。要落實網絡與信息安全責任制,加強對信息服務提供者的管理。

    增值業務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我國將要加強對新技術新業務的政策研究和分類指導,繼續組織協調好相關的技術業務商用試驗,做好碼號分配、規劃等工作,進一步完善有關行業發展、業務協調、市場規范、資源配置、網間結算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要加強增值電信業務市場監測,及時分析、掌握、發布市場發展與競爭等運行信息,鼓勵各類投資者理性進入市場,加大配套支持力度,促進增值電信業務市場的競爭與繁榮。

    王部長解讀:業務創新能力不足,是目前制約電信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管理和規范,運用市場準入、資源配置、標準制定等手段,為業務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產業升級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我國將組織實施高端計算機系統產業化、信息技術應用等“十一五”規劃重大專項,做好新一代移動通信、數字音視頻、高性能計算機、電子標簽產業化及應用試點工作。推動下一代網絡、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家庭網絡、智能終端、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技術應用與數字內容等領域技術實現突破。

    王部長解讀:當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以及三網融合趨勢明顯,各類信息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傳統產業改造的需求不斷增強,為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了新的機遇。要認識到,結構調整也是發展,是內涵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大公司”戰略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2006年,信息產業部將開展大企業國際化經營試點,爭取國家的政策扶持,培育本土跨國公司。跟蹤匯率機制及金融改革變化,為企業爭取靈活扶持政策。電子發展基金的使用由示范引導向重點扶持與示范引導有機結合轉變,選擇一批優勢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加強對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指導。

    王部長解讀:大公司是建設電子強國的載體。但特別要強調的是,規模只是大公司的一個方面,大公司還必須掌握關鍵技術、具有知名品牌、資本運作能力、現代化的管理以及積聚大量的優秀人才,具備核心競爭力。一些“單項冠軍”企業,雖然規模不很大,但具有國際競爭優勢,也是我們政策支持的重點。

    “走出去”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信息產業部將聯合有關部門建立產業應對貿易摩擦的協作機制,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提高企業規避、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引導企業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優化出口結構。

    王部長解讀:隨著我國出口規模的擴大,貿易摩擦、知識產權糾紛增多,應正確認識這個問題,要引導企業堅持按國際通行規則辦事。應對貿易摩擦很復雜,涉及經濟、法律各個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和研究,提高工作技巧和應對水平。

    技術創新

    根據信息產業部2006年工作要點,信息產業將圍繞產業重大應用和關鍵技術突破,形成一系列以企業為主、科研機構和院校等共同參與的技術聯盟。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促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造活動。以應用為導向,引導企業加快以軟件、網絡和系統為中心的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王部長解讀:增強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是要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有條件的大企業要建立公共技術開發中心,條件成熟時可從企業剝離,面向社會提供服務,探索有效的運營模式,使其成為服務行業、扶持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的重要手段。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