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毅中:保持工業制造業占比基本穩定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12-26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孫博洋)“要保持工業制造業占比基本穩定;要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要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在12月24日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制造強國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發言中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須從九個方面努力。

    李毅中表示,大變局下,超預期的事件增多,不確定不穩定的幾率增加。要把握住我國經濟結構性和深層次的矛盾問題。他認為,只有解決了這些治本的問題,才能筑牢基礎,才能內生動力,才能抵御風險,加快發展。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李毅中給出了九個努力方向:

    第一要保持工業制造業占比基本穩定。

    第二要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充分發揮工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支撐保障作用,要力爭工業增加值的增速比GDP的增速相當或略高,工業投資的增速比全社會投資的增速也要相當或略高,這樣才能夠保持制造業的占比基本穩定。

    第三要提高創新能力,加快成果轉化,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的攻關。在完成第一輪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基礎之上,布局一批新的重大專項國家實驗室和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第四要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工業基礎能力包括,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和基礎工業軟件合成。

    第五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要走深向實。數字產業化是手段,產業數字化才是目的。適度超前開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而且要延伸到行業,延伸到企業。要數字化轉型,必須要有適合自己的數字基礎設施,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第六要推行綠色低碳先例,穩步安全地降碳,深入節能降耗和減碳治污。

    第七要提升優質制造,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

    第八要把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構建現代產業集群。

    第九要持續擴大對外開放,適應全球經濟的新變局。要發揮產業優勢,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要發揮市場優勢,要積極改善國際交往的環境,還要對外開放,積極改善國際交往的環境,開展多邊雙邊的交流合作,吸引外資。還要走出去,特別是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共贏,開拓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內外循環的協調暢通。要主動參與全球和區域合作,同時還要注意應對借綠色低碳可能會產生的貿易壁壘和技術壁壘,維護國家利益。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