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濟: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促進我國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來源: 中國工信產業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9-05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22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正在山東濟南舉行。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表示,未來,我們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

    分兩階段實現智能制造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造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綜合實力、創新力和競爭力邁上新臺階。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比從2012年 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

    周濟表示,“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制造大國。但也要認識到,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基礎不牢、產品質量問題突出、資源環境挑戰嚴峻、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

    我們推進制造強國戰略,走一條什么樣的技術路線呢?

    周濟說:“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智能制造是最重要的一個交匯點。今后15年,正是“智能制造”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制造工業完全可以抓住這個歷史機遇,集中優勢力量打一場戰略決戰,實現戰略性的重點突破、重點跨越,實現中國制造工業的開道超車、跨越發展。

    那么我國如何實現智能制造呢?

    周濟說,可以通過這樣兩個階段來實現:第一個階段,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程”;第二個階段,智能化升級,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工程。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在全國制造業大規模推廣應用,我國智能制造技術和應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實現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升級。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制造業創新主要途徑

    智能制造是實現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技術路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制造業創新的主要途徑。

    以山東為例,從深海1號、深藍1號、藍鯨2號、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等一批重大裝備填補國內空白,到國內首創、世界領先的雪蠟車成功保障北京冬奧會;“墨子號”量子衛星、C919大飛機等國之重器都有山東制造的貢獻。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靖士寬在接受中國工信產業網、中國制造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山東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十大創新”為引領增強發展創新力,聚力突破先進制造關鍵和前沿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筑牢制造強省根基,邁向高水平自立自強,山東制造、山東智造的底氣和成色更加亮眼,強力賦能制造強國建設。

    近期,智能汽車快速發展,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想。周濟認為,汽車正經歷燃油汽車到電動汽車,本質上是數字化汽車的轉化,進一步發展還要走向網聯汽車,也就是網絡化汽車,將來要朝著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化汽車的方向急速前進。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應用,未來汽車將會進入無人駕駛時代,這時候汽車就已經變成一個智能的移動終端,不僅僅是個交通工具,將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更加美好的移動空間。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引發了產品和生產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引發了智能制造服務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深刻改變著產品服務的方方面面。

    周濟表示,“預計到2035年,我國各種產品和裝備都將從數字一代發展成為智能一代,升級成為智能產品和裝備。”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