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文明呼喚科技賦能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8-30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近日,華南理工大學新時代網絡文明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博士生導師謝加書教授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十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從銅線到光纖,從3G普及到5G商用,綜合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未來,進一步促進網絡文明建設與現實空間精神文明建設的協同發展,需要注重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為網絡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聚焦科技創新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現代化

    近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發布了《共建網絡文明天津宣言》。宣言提出:共建網絡文明,嚴把網絡導向,優化網絡生態,繁榮網絡文化,規范網絡行為,維護網絡安全。這表明,網絡空間的文明程度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引導群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網絡文明行為習慣。

    謝加書認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指引網絡科技發展的文明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于美好生活所需的民生信息科技。加強互聯網﹢教育和醫療等信息技術研發;解決老年人等群體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推進疫情防控的信息技術創新等;關注網絡安全技術研發,防范網絡風險,為網絡文明建設奠定基礎;遏制消極網絡亞文化,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尤其要關注網絡科技賦能網絡文明建設。”謝加書告訴記者,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賦能網絡文明,推動網絡主體誠信等建設,形成網絡文明建設的技術新范式、新路徑。要以數據化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精準化。數據是做好網絡文明建設的基礎,網絡文明建設的數據收集和整理質量越高,網絡文明建設的精準性就越強,效果會越好。

    聚焦協作聯動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協同化

    網絡日益成為群眾生產和生活必備的基礎設施和平臺,推進網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環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絡空間成為時代的呼喚。近年來有關方面逐漸加強對平臺企業的引導和規范工作,防范資本對網絡文明建設的負面影響;同時加強對網絡大V的工作,積極引導愛國愛黨的網民。

    謝加書指出,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協同化,需要以多方協作推動形成良好的網絡文明生態。

    一方面,化解網絡市場主體追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矛盾。堅持發展與規范的原則,以法律法規紅線、社會公序良俗底線,加強對平臺企業等網絡市場主體的監管,防范流量成為流毒、算法成為算計,推動網絡市場主體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合理追求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以軟法之治著力推進德法協同。由于法律法規相對穩定、具有滯后性,面對飛速發展的網絡文明建設實踐,需要以行規、組織的制度規定等軟法形式規范行業、組織和網民的網絡行為。完善網絡治理規范體系,形成以法律法規為主干和核心,以制度、行規、社群規約和網民行為規范等為補充的網絡治理規范體系,形成硬法、軟法相互協調,德治和法治相互配合的網絡文明治理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的重要道德原則等融入組織或平臺的規章制度完善中,融入網絡交易規則、網絡糾紛處理規則、網絡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網絡數據保護規則、網絡個人隱私保護規則等網絡規則中,規范網民的網絡社交言行,規范網絡平臺的刪、禁、封等行為,形成科學有效的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最大限度提升網絡文明程度。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