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IPv6+政務信息網高峰論壇在福州舉行,論壇圍繞“云網筑基新政務,點亮數字政府新未來”主題,共同探索IPv6+支撐的政務網絡創新與發展,為IPv6+技術演進探尋新路徑,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新樣本。
政務上云已成普遍趨勢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統籌整合現有政務云資源,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云平臺體系,實現政務云資源統籌建設、互聯互通、集約共享。強化電子政務網絡統籌建設管理,促進高效共建共享,降低建設運維成本。統籌建立安全高效的跨網數據傳輸機制,有序推進非涉密業務專網向電子政務外網整合遷移,各地區各部門原則上不再新建業務專網。
政府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政務服務的變化驅動著網絡技術演進,政務上云已成普遍趨勢。隨著政府治理模式向數據驅動轉變,為解決數據共享難問題,各部委各省市專網加速向電子政務外網整合,業務加速向政務云上遷移,網絡范圍和安全邊界擴大。這就要求政務外網建設應具備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的特征。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徐春學表示,隨著數字政府智能化、集約化基礎設施的推進,網絡覆蓋規模在不斷擴大,感知網絡的接入方式也在不斷擴展。這對我們如何構建智能集約的平臺支撐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在規劃部署政務云建設的時候,要積極探索支持IPv6單棧政務云的試點,積極穩妥推進向IPv6單棧演進工作,聯合相關研究機構共同推廣IPv6在電子政務外網的創新應用。
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認為,IPv6是網絡強國的重要支撐基礎。數字政府對網絡基礎設施有特別明確的訴求,IPv6+技術是一個最基礎、最重要的網絡設施。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IPv6為支撐,以政府業務場景為牽引,推動“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等領域協同應用,是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福建省網絡信息與安全測評中心黨政機關測評部副部長高松濤分享了“數字福建”的探索與實踐。福建省的政務系統承載的平臺是政務外網和政務信息網。他表示,制定了兩個標準,既能保證電子政務外網相關應用系統的安全穩定,也能提高政務外網信息的安全行、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可審查性以及綜合防范能力。與此同時,從確定安全架構和技術保障兩方面對整個安全體系進行了規范,最終實現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如今,福建省已全面完成網絡基礎設施IPv6改造。
加快建設平臺支撐體系
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動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地方政務外網、政務專網等IPv6改造。鼓勵開展“IPv6+”網絡創新與產業化,加強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不斷展現IPv6技術優勢。
作為數字經濟底座,我國IPv6的規模化部署不斷取得新成效。目前IPv6地址資源位居全球第一,IPv6活躍用戶數和流量均實現了增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互聯網中心主任高巍表示,我國未來幾年內將以全面推進IPv6技術創新與融合應用為主線,以提升應用廣度深度為主攻方向,實現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從能用向好用、從數量到質量、從外部推動向內生驅動的轉變,打造創新發展的新優勢。
華為認為,面向數字政府時代,政務網絡在演進過程中有四大挑戰:網絡未通達、體驗難保障、運維效率低、安全防護弱。
基于“IPv6+”創新技術演進,圍繞“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的網絡需求,華為提出IPv6+政務云網解決方案,希望為數字政府打造聯接新底座。目前,該方案已支持全國20多個省份及50多個地市的云網建設。
在政務云網解決方案中,IPv6+的廣聯接、確定性、自動化、安全四個關鍵技術,為政務云網提供了四大能力:IPv6+廣聯接,實現政務云網的一網通達;IPv6+確定性,實現政務云網的一網多用;IPv6+自動化,實現政務云網的一鍵運維;IPv6+安全,實現政務云網的一體安全。
基于IPv6+技術底座,華為全面實踐“IPv6+X”創新應用,并進一步讓IPv6+走向更多融合應用和技術創新,支撐政務云網的“四新”升級。在政務平臺新架構上,通過IPv6+運營平臺實現網絡易部署、指數可衡量。在政務應用新體驗上,通過IPv6+視網聯動實現視頻會議重保。在政務接入新模式上,通過IPv6+5G固移融合創新,增強政務泛在服務能力。在政務安全新服務上,通過IPv6+安全服務化,實現安全高階防護。
數字政府建設已經進入全面加速期,加快建設平臺支撐體系是構建數字政府的“先手棋”。當前正處于從IPv4/IPv6雙棧向IPv6-only即單棧發展的階段,IPv6+未來發展充滿潛力與空間。基于IPv6+的政務云網已成為新一代電子政務網絡的典型特征,將為數字政府建設鋪就一條高質量的云網通路。構筑聯接新底座,方能引領數字政府建設迎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