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翠綠,大山連綿起伏,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也進入了夏季。這是支教老師小施來到這里的第100多天,所帶班級孩子們的成績也猶如芝麻開花般節節拔高。
“支教的這段時光,實際上也是被治愈的過程,可愛的孩子們和美麗的大山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小施說,在網絡留言評論里,盡管一開始還會有人發出疑問:條件這么差,為什么要去當地支教?“但現在更多網友慢慢地被我真實的分享和孩子們的處境所打動,甚至在我的影響下,有很多Soul平臺的網友也萌生了為支教事業奉獻力量的想法。”小施高興地分享起了自己的示范效應。
據了解,在支教老師小施的帶動下,眾多年輕人開始愿意在社交平臺分享不同地區的支教生活,用以傳遞愛心與正能量。“用夢想之‘筆’書寫溫暖故事,彼此鼓勵、共同成長,這或許也是眾多年輕人喜愛該平臺,愿意在這里持續分享生活的重要原因。”該平臺負責人表示。
小施的故事是社交平臺上公益行為的一個縮影。“目前,諸多年輕人選擇支教作為事業,通過改善當地教育環境,幫助更多孩子積累知識開闊視野,體現出了當今年輕人的自我價值與社會擔當。”該負責人表示。
“作為新型開放式社交平臺,始終以興趣社交為基礎,通過豐富多樣的社交場景帶給年輕人歸屬感和幸福感,打造了一個讓年輕人自在表達的‘社交元宇宙’。”該負責人介紹,充滿溫暖與正能量的故事每天都在社交平臺上發生,也有更多人正在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