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觀察:拓市場、穩外貿 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制造出海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6-27

    在深圳前海的綜合保稅區,數條智能分揀線滿負荷運作,一個個包裹經海關X光機和CT機同屏比對和智能判圖后秒速驗放,一輛輛裝載著貨物的快遞運輸車輛整裝待發……據報道,自2016年深圳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以來,前海累計出口包裹超10億個,貨值近600億元。

    今年2月,綜合試驗區的設立迎來第6次擴圍。為發揮跨境電商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國務院批復同意在鄂爾多斯市、揚州市、阿拉山口市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范圍已擴至全國132個城市和地區。

    記者梳理發現,除大力推進試驗區建設外,疊加出口退稅、信貸支撐及海外倉運營等利好跨境電商政策也不斷落地,這讓跨境電商迎來了發展新機遇。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

    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已成為國際貿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對于擴大海外營銷渠道,提升我國品牌競爭力,實現我國外貿轉型升級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有關內業人士分析認為,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是來料加工,由國外進口原材料在國內加工后再出口;第二個階段,出現了家具、戶外用品、電子產品等針對企業客戶的產品;第三個階段,則需要國內企業建立自有品牌。

    如今,我國出口商品種類更加豐富,正逐步從服裝、飾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向數碼、智能家居等技術密集型產品升級,產品附加值明顯提升。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半導體、集成電路等跨境電商出口同比分別增長95.4%和1.8倍。

    “我國擁有著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產品也是經過龐大的消費群體驗證過的。同時,我國還擁有眾多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生產體系,這也就有了足夠的產能出口。”聯絡互動董事長、新蛋董事局主席何志濤表示,其跨境電商平臺有40%的賣家來自中國,最受歡迎的不是箱包、服飾等低附加值產品,而是智能手機、電腦配件、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制造的產品,這表明了中國制造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那么,如何看待跨境電商在對外貿易中的促進作用?何志濤以制造業為例向記者做了闡釋:“以前,國內企業只是根據海外訂單進行單一生產,對于銷售情況和反饋沒有直觀的感受。而跨境電商可以把國內的商品直接展示給全球的消費者,既有利于國內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也有利于產品的升級和換代。”

    實際上,國內跨境電商近年來呈現了爆發式增長態勢,跨境行業的發展重點,也從昔日的以“量”為先,進入了以精細化、精品化為導向的高“質”發展階段。

    在這個階段,民營中小企業則成為拉動跨境貿易高質量增長的內生動力。相關數據顯示,近5年來,民營中小企業跨境電商進出口量漲幅近10倍,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占比接近40%,且以每年超過兩位數的比率快速增長。

    “中小微企業是我們合作賦能的重點對象。”何志濤表示,當前,大企業在出海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品牌,在渠道方面也實現了低成本和全方位,而這些方面對于出海的中小企業來說,卻是不小的挑戰。

    如何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提質增效?去年發布的《“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將支持跨境電商企業打造要素集聚、反應快速的柔性供應鏈。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體系,推進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

    對此,相關專家建議,首先,應將對跨境電商的支持政策從單一環節扶持擴展到全生態體系建設;其次,要積極參與各類全球性、區域性跨境電商規則的制定;第三,要打造更優質的跨境電商營商環境,形成支持跨境電商提質增效的良好政策氛圍。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