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許維娜)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這是繼去年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之后,中央又一次從宏觀政策層面對有效投資作出部署。
一直以來,投資都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引擎。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也進一步作出“拓寬社會投資渠道、擴大有效投資”的決議。
從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看,固定資產投資超10萬億元,同比增長9.3%,好于去年全年的4.9%,顯示出投資較快回升的良好勢頭。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主任魏琪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投資仍是我國穩增長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必須要大力、一以貫之地推動擴大有效投資。
魏琪嘉同時表示,投資既有利于形成實物工作量,實現經濟循環產需銜接、暢通運轉,也可以發揮投資的“乘數效應”,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如何真正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切實起到拉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魏琪嘉認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重”在精準,“要”在及時。投資的方向絕不是漫無邊際,投資的方式更不能“大水漫灌”,應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力。基礎設施投資及制造業相關領域投資仍然是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投資方向。
當前,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穩住經濟政策措施中,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成為關鍵。如何讓民間投資在穩定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有效投資中重要一環的民間投資,預計政策層面將通過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激發活力,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助力進一步挖掘經濟潛力。”魏琪嘉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穩定預期,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套,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產業投資可持續性、投資便利化等領域,凝聚振作民間投資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合力,為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堅強保障。
二是穩定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加強政策落實的調度,及時發現需要支持解決的問題。實現民間投資全周期、全鏈條統籌推進。
三是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保重點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確保企業生產—投資循環周期完整,保持生產的連續性,提高企業投資擴產的積極性。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將更多的政務服務事項向線上遷移,促進提升民間投資便利化水平。
對于未來增加有效投資的途徑,魏琪嘉認為或不同于以往。他指出,部分領域今后還可能出現新的增長點,與數字技術相融合的新經濟模式或更具發展潛力。
今年前4月數據顯示,與互聯網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逆勢增長。此外,目前部分地區居民日常活動半徑減小,便利性相對較高的自助式消費和社區店零售保持增長。
對此,魏琪嘉表示,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加速期,在線教育、在線問診、在線娛樂、遠程辦公等一系列線上需求呈井噴式增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消費的不足,這些新需求反過來又推動了數字技術加速創新。
在他看來,工業、交通、餐飲、旅游、文娛等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趨勢逐漸加強。同時,一些新的商業模式、業態模式也在形成之中。未來,隨著技術迭代的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制度建設方面的不斷完善,各領域的數字賦能水平將加快提升。
魏琪嘉分析稱,例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實體經濟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智能化改造,按照構建先進制造業集群的要求,布局數字化基礎設施,形成數字化、工業化良性互動產業鏈,都是未來可能需要加大投資的重點方向。
“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也是未來增加有效投資的重點方向。”魏琪嘉還表示,未來的投資將以鞏固產業鏈優勢、補齊產業鏈短板、優化產業鏈配套、強化產業鏈重點環節為重點,將保產業鏈穩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