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3日獲悉,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近日召開會議。會議要求,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倫理監管框架和制度規范,加強科技倫理風險預警、跟蹤研判和敏捷治理,引導從業機構落實倫理治理主體責任,用“負責任”的科技創新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服務實體經濟。
會議強調,2022年要貫徹“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措并舉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22-2025年)》落地實施,高質量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
會議具體提出五點要求:
扎實做好新階段規劃政策的宣傳解讀、落地實施、跟蹤監測和示范引導,開展金融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構建金融數字化能力成熟度評估體系和優秀實踐案例庫,強化國際合作與交流互鑒,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從多點突破邁入深化發展新階段。
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倫理監管框架和制度規范,加強科技倫理風險預警、跟蹤研判和敏捷治理,引導從業機構落實倫理治理主體責任,用“負責任”的科技創新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服務實體經濟。
深化運用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強化商業銀行金融服務數字渠道管理,研究建立智能算法信息披露、風險評估等規則機制,持續提升監管統一性、專業性和穿透性。
深入實施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金融數據綜合應用試點,合理應用數字技術健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著力彌合群體間、機構間、城鄉間數字鴻溝。
強化數字化監管能力建設,健全金融科技風險庫、漏洞庫和案例庫,運用監管科技手段著力提升政策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2021年,人民銀行全面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現人民銀行創新監管工具與香港金管局監管沙盒聯網對接;出臺多項監管規則規范,加強網絡金融平臺監管,筑牢金融科技風險防火墻;推動新一代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監管科技在支付清算、貨幣發行、會計核算、征信等領域應用,提升金融監管效能和風險技防能力。
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范一飛主持會議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