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農機·數字農管·智運農資——江西春耕新觀察之農事三變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3-21

    無人駕駛的智慧農機在5G信號覆蓋的耕地中精準作業;依托農業智能數據管理平臺“足不出戶”管數萬畝農田;線上下單后農資坐上“纜車”送到村民家門口……江西傳統農事正插上智能化、數字化、科技化翅膀。

    在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流轉的農田里,幾臺無人旋耕機沿著操作員設定好的路線軌跡作業,一臺無人旋耕機耕一畝地只需要7分鐘左右。

    該公司負責人鄒泰暉介紹說,這些農機都安裝了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結合5G技術,智慧農機可以實現數據實時傳輸。記者看到,農田作業現場的高清視頻直接在控制平臺播放,比以前定時傳送照片更加實時、直觀。

    目前,該公司已在48臺智慧農機上應用了5G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13000畝地只需要26名員工就能管好。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江西各地農村正積極探索,農村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拓寬。

    掌握作業數據、分析故障率……春耕時分,宜春市宜豐縣通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漆潤新正在電腦上查看智能數字平臺上的數據。

    “這一平臺可實時監控農機具作業數據和維護情況,分析土壤成分、空氣濕度等。”漆潤新說,今年春耕期間合作社將在線監測拖拉機56臺、旋耕機33臺、無人植保機7臺,在線監測作業總面積達7萬多畝。

    為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宜豐縣還裝配了田間農情等自動監測設施51臺(套),所有監測數據均納入物聯網平臺,實現病蟲害測報智能管理,為春耕筑牢“防護網”。

    不僅田間管理坐上了“數字化”快車,農資也坐上了“纜車”。在贛州市安遠縣鶴子鎮楊功村,村民郭成彬正在為春耕準備農資,他在手機App中購買了近400元的農資,很快便運到了村口的基站。“以前要騎車往返1小時到鎮上買,現在可以直接去村里的基站領,省了40多分鐘。”郭成彬說。

    近年來,安遠縣積極探索構建農村智慧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在縣城建設物流總倉,在鄉鎮建設物流基站,在村莊建立收發點,村與村之間架設低空索道,通過云端系統控制穿梭機全天候進行配送,運行速度最高可達每小時60公里。

    楊功村黨支部書記郭德茂說,當地建成的“智運快線”省時省力,鶴子鎮現在已建成1個鎮級分倉、4個村級基站,直接服務全鎮1.7萬村民的生產生活。(記者熊家林、陳春園)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